北京秋冬警惕支原体肺炎高发,这些防护措施请收好
北京秋冬警惕支原体肺炎高发,这些防护措施请收好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北京地区再次迎来支原体肺炎的高发期。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通报,当前北方省份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水平显著高于南方省份,其中5~14岁学龄儿童为最易感人群。面对这一呼吸道传染病的威胁,家长和学校应如何做好防护,保障孩子们的健康呢?
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这种微生物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是目前已知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人是肺炎支原体的唯一天然宿主,所有人都可能感染,但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尤其是免疫力较低的儿童更容易受到感染。
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都可能携带病原体。其传染性强,潜伏期较长(1~4周),感染后至症状缓解的几个星期内都具有传染性。初期症状类似普通感冒,包括发热、乏力、干咳等,但随着病情发展,咳嗽会持续加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
学龄儿童为何成为高危人群?
学校和幼儿园是支原体肺炎传播的高危场所。学龄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感染。此外,学校环境人员密集,通风条件有限,为病原体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据统计,今年9月以来,北方部分省份肺炎支原体活动水平开始上升,北京多家医院儿科接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数量较上月同期增长约30%,其中相当比例为肺炎支原体感染。
如何有效预防?
针对学龄儿童这一重点人群,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发布了专门的预防建议:
个人防护
保持个人卫生: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用餐前、上厕所后等关键时刻。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与患者近距离接触。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均衡营养摄入,有助于提升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健康饮食:鼓励孩子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增强身体免疫力。
环境防护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定期开窗通风,每天至少2次,每次30分钟以上。使用湿式清扫方式,减少扬尘。
定期消毒:对玩具、学习用品等高频接触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学校和幼儿园应加强食堂、宿舍、教室的卫生管理。
减少聚集: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前往,应做好个人防护。
中医特色预防方案
中医认为,儿童支原体肺炎多由外感风温邪毒引起,与小儿肺脏娇嫩、卫外不固有关。在日常预防中,可以采用以下中医调理方法:
中药调理:根据儿童体质,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玉屏风散、黄芪等中药增强免疫力。
小儿推拿:通过推拿特定穴位,如肺俞穴、脾俞穴等,调节脏腑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
穴位贴敷:使用具有清肺化痰作用的中药贴敷于特定穴位,如定喘穴、肺俞穴等,有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
耳穴压豆:通过刺激耳部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增强身体免疫力。
家校联动,共筑防线
面对支原体肺炎的威胁,家庭和学校需要紧密合作,共同构建防护屏障。学校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并采取隔离措施。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带病上学。同时,家长和学校都要加强对孩子的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支原体肺炎虽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但通过科学预防和及时治疗,完全可以控制其传播。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