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法院教你:离婚后如何维护家庭亲情?
什邡法院教你:离婚后如何维护家庭亲情?
在离婚率居高不下的今天,如何在婚姻破裂后维护家庭亲情,减少对子女的伤害,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近日,什邡法院在处理一起离婚案件时,提出了五条具体建议,为离婚家庭的父母指明了方向。
离婚不是终点:法院案例揭示亲情维系之道
在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离婚案件中,卢女士与王先生因性格不合经常争吵,最终导致婚姻破裂。在离婚过程中,双方都做出了令人痛心的举动:卢女士未经告知擅自将6岁女儿小王带回老家并转学,王先生则带人强行抢走女儿并藏匿。这些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亲子关系,也给小王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对双方的不当行为进行了严肃批评,并制发了家庭教育令,责令王先生限期将小王带回上海。同时,法院还委托青少年社工对小王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她走出阴影。最终,在家事调解员的调解下,双方就女儿的抚养和探望达成一致,约定小王跟随母亲生活,父亲定期探望。
这个案例揭示了一个重要事实:离婚不是终点,父母对子女的责任和义务永远不会消失。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四条所规定的,“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时,应当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探望、财产等事宜,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离婚对子女的影响:心理学研究揭示深远伤害
心理学研究表明,离婚对子女的影响是深远的。《婚姻与家庭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夫妻关系的破裂,最无辜的受害者往往是孩子,他们需要在这样的变故中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这种重新定位不仅包括物理空间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心理情感的依靠。
研究表明,离异家庭的孩子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家庭的孩子。他们可能会误以为自己是家庭破裂的罪魁祸首,产生不被需要、不值得爱的错觉。这种深深的内疚和自责,长期困扰着他们的心灵,对其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
什邡法院的五条建议:维护亲情的具体指南
针对离婚家庭如何维护亲情关系,什邡法院提出了五条具体建议:
用真诚简洁的语言告知孩子事实:避免使用攻击性或负面的语言,让孩子明白离婚是父母之间的问题,与他们无关。
共同协作行使探望权:探望权不仅是非监护方的权利,更是孩子的权利。双方应协商一致,确保孩子能够与另一方保持正常的亲子关系。
保持对孩子教育的一致性:离婚后,父母双方在教育理念和方式上应保持一致,避免给孩子造成混乱。
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避免在孩子面前争执或说对方坏话:这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这些建议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却需要父母双方的共同努力和智慧。正如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在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中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的意见》中强调的,“父母任何一方均不得违背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父母的责任:永远不变的承诺
离婚后,父母对子女的责任和义务不会因为婚姻关系的解除而消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的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对于已经离异或打算离异的父母,心理学家建议:
- 尽早并坦诚地告诉孩子离婚的事实,强调父母的爱不会改变
- 避免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坏话,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 保持孩子日常生活环境的稳定,减少不安感
- 共同承担对孩子的关爱和照顾责任
- 积极面对现实,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传递正能量
离婚虽然会给孩子带来伤害,但父母的爱和责任永远不会改变。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父母离婚确实可能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然而,关键在于父母能否正确引导孩子,帮助他们调整心态,适应新环境。只要离婚后父母能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便能逐渐恢复并快乐成长。”
在婚姻的废墟上,父母依然可以为孩子搭建一座爱的桥梁。这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父母双方的自觉和努力。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