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汶川地震十周年:一个大熊猫基地的生态重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汶川地震十周年:一个大熊猫基地的生态重生

引用
南方网
12
来源
1.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64549305f1/8e36c9f720.shtml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839463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B%9B%E5%B7%9D%E5%A4%A7%E7%86%8A%E7%8C%AB%E6%A0%96%E6%81%AF%E5%9C%B0/9653248
4.
http://www.mwr.gov.cn/sj/
5.
http://www.dfczyj.com/news_show.aspx?id=2502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1%B6%E5%B7%9D%E5%A4%A7%E5%9C%B0%E9%9C%87
7.
https://www.zgdzzhyfzxb.com/
8.
https://www.afcd.gov.hk/tc_chi/publications/publications_press/pr3015.html
9.
https://www.ciecc.com.cn/art/2024/8/23/art_6360_107807.html
10.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C%83%E7%BE%8E%E5%BF%A0%E4%BA%8B%E4%BB%B6
11.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94%90%E5%B1%B1%E5%A4%A7%E5%9C%B0%E9%9C%87
12.
https://www.swdzgcdz.com/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一场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突如其来,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374643人受伤,受灾总面积达50万平方千米。

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迅速启动灾后重建工作,其中生态环境的修复成为重要任务之一。经过十年的努力,灾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卧龙中华大熊猫苑神树坪基地是汶川地震后生态修复的典型案例。基地位于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四周被植被茂盛的原始森林环绕。这里不仅是大熊猫的家,也是生态修复成果的生动展示。

地震发生后,基地的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大熊猫圈舍受损,野生大熊猫栖息地受到严重影响。在对口援建机制下,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入14.22亿元,帮助卧龙大熊猫基地重建。2016年5月11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中华大熊猫苑顺利开园,标志着香港援建卧龙的灾后重建工作全部完成。

如今的神树坪基地,植被覆盖率大幅提升,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大熊猫在这里过着悠闲的生活,或是在树干上休息,或是在池塘边喝水,或是在阳光下嬉戏。这些可爱的国宝成为了生态修复成果的最好见证。

基地的重建不仅改善了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也为当地社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来自香港的大熊猫饲养员郎舜筠,就是其中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她每天观察并记录不同年龄段大熊猫的进食状态,为它们更换新鲜的竹子,喂食胡萝卜和馒头。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大熊猫们健康成长。

郎舜筠的故事也是一段因大熊猫而结缘的佳话。2015年,她在陪同大熊猫“盈盈”回四川卧龙老家“相亲”时,在神树坪基地遇到了现在的丈夫董超。两人因大熊猫而相识、相恋、相爱,最终组建了幸福的家庭。如今,他们的儿子已经五岁,这个家庭与大熊猫的联系更加紧密。

汶川地震后的十年,是灾区生态环境逐步恢复的十年。从植被覆盖到地质灾害治理,从野生动物保护到社区发展,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神树坪基地的变化,正是灾区生态修复成果的缩影。它不仅展现了自然环境的恢复,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