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八义记》里的“怜孤惜寡”,你读懂了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八义记》里的“怜孤惜寡”,你读懂了吗?

引用
百度
10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87%E6%98%AD%E7%94%84%E7%9A%87%E5%90%8E/4496642
2.
https://mchengyu.txcx.com/chengyu-diacx8.html
3.
https://chengyu.kxue.com/m/cy/lianguxigua2.html
4.
https://chengyu.cidian5.com/chengyu/cy30553.html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5%AE%89%E7%9F%B3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13/20/26561818_1136473489.shtml
7.
https://aber.sh/
8.
https://www.guanyindizang.cn/blog/article/37
9.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40619965721.html
10.
https://epaper.nfnews.com/nfdaily/html/202406/23/content_10103409.html

“怜孤惜寡”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徐元的《八义记·赵宣训子》中,原文是:“怜孤惜寡念贫穷,今日收留我运通。”这句话生动地展现了古人对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怀。那么,这个成语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它在现代社会又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呢?

01

成语溯源:《八义记》中的“怜孤惜寡”

《八义记》是明代戏曲家徐元基于《史记·赵世家》中的“赵氏孤儿”故事创作的一部传奇作品。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盾家族遭遇奸臣屠岸贾的陷害,全族被诛。赵盾之子赵朔的妻子庄姬公主身怀六甲,躲进深宫。在忠臣程婴、公孙杵臼等人的帮助下,赵氏孤儿赵武得以保全,并最终为家族报仇雪恨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怜孤惜寡”不仅是对程婴、公孙杵臼等人高尚品格的赞美,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这个成语由两个部分组成:“怜孤”指同情孤儿,“惜寡”指怜悯寡妇,整体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怀。

02

典故背景:《八义记》的创作与时代特征

《八义记》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南宋末年的《赵氏孤儿记》。到了元明清时期,这类历史题材的戏剧进入鼎盛期,其中取材于《史记》的戏剧作品多达数百部。这些作品往往通过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在传承《史记》基本历史文化精神的同时,对简约的历史事实进行连缀、补充和发挥。

明代的《八义记》在《史记·赵世家》和元杂剧《赵氏孤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增加了“周坚替死”等情节,使故事更加完整和感人。这种创作手法,不仅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忠义精神的推崇。

03

现实意义:从古至今的温暖传承

“怜孤惜寡”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在现代社会依然熠熠生辉。它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赞扬,更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许多践行“怜孤惜寡”精神的感人故事。

例如,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组织经常开展关爱孤寡老人和孤儿的公益活动,通过陪伴、捐赠等形式,为他们带去温暖和希望。这些善举,正是“怜孤惜寡”精神在当代的生动体现。

04

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怜孤惜寡”所蕴含的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的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个人的道德修养上,更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

从古至今,无数仁人志士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种精神。无论是古代的程婴、公孙杵臼,还是现代的志愿者、慈善家,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这份温暖和善意。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传承和弘扬“怜孤惜寡”的精神。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不要忘记关注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

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践行“怜孤惜寡”的精神,让这份温暖和善意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