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灯亮起,你敢闯吗?小心事故找上门!
黄灯亮起,你敢闯吗?小心事故找上门!
2023年7月,河南省南阳市发生了一起因"抢黄灯"引发的交通事故。一辆轿车在黄灯亮起后未及时停车,与一辆闯红灯的摩托车相撞,造成摩托车驾驶人吕某十级伤残、乘坐人王某九级伤残。法院最终判决轿车驾驶员陈某对事故承担次要责任,需赔偿伤者各项损失共计18万余元。这一案例再次敲响了交通安全的警钟:黄灯虽不是红灯,但"抢黄灯"同样危险重重。
黄灯亮起,法律怎么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交通信号灯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其中,黄灯表示警示,其主要作用是在红灯和绿灯之间起到过渡作用,提醒驾驶员准备停车或者行驶。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进一步明确: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未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则应当停车等待。这一规定旨在确保交叉路口的顺畅和安全,避免因车辆抢行而引发交通事故。
闯黄灯的代价:罚款、扣分还可能担责
虽然目前对闯黄灯的直接处罚标准不一,但其违法性质不容置疑。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驾驶机动车不按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的,一次记6分。此外,还可能面临20元至200元的罚款。
更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因闯黄灯引发交通事故,驾驶员将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如前述案例中,陈某虽未被现场处罚,但因"抢黄灯"行为在事故中承担次要责任,最终被判赔偿伤者18万余元。
真实案例:闯黄灯引发的悲剧
2023年7月,陈某驾驶轿车行至某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时,黄灯亮起。陈某未及时停车,而是选择继续前行,结果与一辆闯红灯的摩托车相撞。事故造成摩托车驾驶人吕某十级伤残、乘坐人王某九级伤残。经法院审理,陈某因未尽到规范、安全、文明驾驶的义务,被判定对事故承担次要责任,需赔偿伤者各项损失共计18万余元。
这一案例充分说明,即使在没有现场执法的情况下,闯黄灯行为也可能因引发交通事故而承担法律责任。黄灯亮起时,驾驶员应当立即减速,并观察车辆位置和路口情况。车头尚未越过停止线的,应当停车等待绿灯;车头已经越过停止线的,可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继续行驶。
如何安全应对黄灯?
面对黄灯,正确的做法是:
立即减速:黄灯亮起时,驾驶员应立即采取减速措施,做好停车准备。
观察路况:注意观察前方及两侧的交通情况,确保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判断距离:如果车辆距离停止线较远,应果断停车;如果距离较近,难以及时停车的,应尽量放慢车速,避免急刹车造成追尾。
禁止倒车:如果黄灯亮起时车辆已越过停止线,切勿倒车,否则等同于闯红灯。
结语:安全驾驶,从遵守黄灯开始
黄灯不仅是交通信号灯的过渡,更是保障道路安全的重要警示。它提醒每一位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警惕,提前预判路况,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闯黄灯,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生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