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巴比伦空中花园:如何建造这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揭秘巴比伦空中花园:如何建造这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巴比伦空中花园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妙的灌溉系统闻名于世。这座被誉为"悬在空中的花园"的建筑奇迹,不仅展现了古巴比伦人的智慧,更承载着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本文将为您揭秘这座神秘花园的建造过程及其最终消失之谜。
提到“巴比伦空中花园”,人们自然联想到这是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项建筑奇迹,是人类建筑史上的独特成就。确实如大众所认为的,“巴比伦空中花园”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其建造者是尼布甲尼撒,他是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二位国王。据传,尼布甲尼撒之所以修建“巴比伦空中花园”,是因为他对故乡的妻子阿米蒂斯充满了思念之情。
“巴比伦空中花园”之所以被誉为奇迹,主要在于其建造难度极大,设计理念相当前卫,完工后的外观也十分优美,按照当时的科技水平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从远处看仿佛是一座悬浮在空中的花园,这在当时人们对世界了解甚少的情况下,显得极为神奇。那么,这座“巴比伦空中花园”到底是如何建造出来的呢?
一、巴比伦国家的历史
尼布甲尼撒无疑是巴比伦王国最辉煌的统治者。公元前七世纪,亚述帝国面临内外困扰,国内动荡不安,周边国家对其充满敌意,最终导致其迅速衰退。在内部分歧极为严重的亚述王国之后,被居住在巴比伦地区的迦勒底人和北方部落的联合势力所攻陷,原本居住在巴比伦的迦勒底首领那波帕拉沙尔成为新兴巴比伦王国的首位国王。
随后,帕拉沙尔因年老及长期征战的疾病去世,尼布甲尼撒接替了父亲的王位,并迅速平息了因统治者更替而动荡不安的巴比伦王国,凭借强大的力量在巴比伦建立了威严的统治。
二、“巴比伦空中花园”的背景故事
据说,尼布甲尼撒之所以兴建“巴比伦空中花园”,是因为他对故乡的妃子阿米蒂斯怀有深切的思念之情。阿米蒂斯的家乡位于偏远的山区,与气候四季如春、树木常绿的巴比伦相比,她的故乡一年四季气候宜人,绿树成荫,花草繁盛。自从阿米蒂斯来到巴比伦王国后,她一直难以适应那里炎热干燥的气候。
尼布甲尼撒对他的妃子阿米蒂斯非常宠爱,注意到她常常情绪低落,于是在别人的提议下,开始在巴比伦王国营造出阿米蒂斯故乡那种四季常绿的景象,最终便形成了“巴比伦空中花园”的雏形。
在一本书中提到尼布甲尼撒与“巴比伦空中花园”的故事:尼布甲尼撒为了取悦阿米蒂斯,在短短十五天内建造了一座崭新的宫殿,宫殿内设有宏伟的石喷泉以及梯形的平台。在尼布甲尼撒的日记中也可以找到关于“巴比伦空中花园”的记载:他希望建造的宫殿高如山峰,只有少量部分是用石材建造的,并且给了奴隶和工人十五天的时间来完成这一工程。
在后来的官方文献中,对“巴比伦空中花园”的描绘变得更加详尽:“巴比伦空中花园”的总面积达到了1200平方米,花园的墙体高度为25米,这是其基本的高度标准。
在花园的内部,有层层叠叠的台阶,每个台阶都构成了一个小型的花园,供人们欣赏。同时,各个花园之间还设有专门的休息亭,供人们乘凉和放松。花园的基础由众多墙面构成,每面墙的宽度大约为七米,墙与墙之间的间距为三米。为了增强稳定性,每面墙的顶部都设有石板横梁,这不仅从结构上提升了花园的整体稳定性,解决了基本的安全隐患,同时在美观上也增大了花园的体量,提供了更多的观赏空间。
花园里的土壤被表层的铅壳包裹着,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里面的泥土在恶劣天气如暴风雨时被吹散。石柱支撑着由椰枣树树干制作的木梁,椰枣树的木材非常坚固,这些木梁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腐烂,反而依旧保持良好,为花园中的植物提供持续的养分。
三、“巴比伦空中花园”的建立
提到“巴比伦悬空花园”,无法不提到尼布甲尼撒。这位统治者在其权力的巅峰时期,指挥建造了这座花园。那时的“巴比伦悬空花园”因其壮丽的宫殿和精致的建筑工艺而声名远扬。“巴比伦空中花园”运用了立体园艺的建筑风格,这在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显得尤为先进。
这种建筑方法将花园置于四层的基础之上,由沥青和大小几乎相同的砖块构成,基础则由二十五米高的石柱支撑,远观之下,“空中花园”仿佛悬挂于空中,如同人间仙境。
“巴比伦空中花园”的奇妙之处不仅于此,它的内部还设有一个灌溉系统,当花园中的植物需要水分时,系统会自动将水分输送到所需的区域。由于巴比伦王国所处的历史背景,这种灌溉系统并不是完全自动化的,而是需要人工操作。当灌溉系统启动时,花园中的奴隶们必须不断地转动内部齿轮的把手,以实现灌溉的效果。
由于巴比伦的自然条件,整体而言,巴比伦的降水量相对较少,降雨不频繁,而“巴比伦空中花园”的地理位置也远离河流和山脉,因此水源和灌溉系统显得格外重要。
因此,最初很多人认为“巴比伦空中花园”的灌溉系统是由巴比伦的奴隶们操作齿轮的把手,利用简单的机械设备将地下水源引导到需要的区域。那么实际上是怎样的?
巴比伦人最初在一些较为坚固的拱顶上方铺设了一层薄薄的泥土,随后逐渐增加泥土的厚度,层层叠加。接着,他们在这些泥土上种植了花草树木,而灌溉所需的水主要是通过地下仓库内的压水机来供给的。这两排小房子的面积仅为七平方米,虽然非常狭小,但它们的设计极为简单,呈对称排列,主要用于放置水压机和一些基本杂物,四周被高墙环绕。在偏左的小房子里,有一口带有三个水槽的水井,其中一个水槽是正方形的。
两个物体呈椭圆形,研究资料表明,这些是水房,而被发现的水槽则是用于安装为整个“巴比伦空中花园”提供水源的压水泵。当时的压水机相对较为简易,只需将几个水桶固定在一条皮带上,与齿轮相连。齿轮转动多少,水桶就随之转动,奴隶们只需推动这个装置,就能获取所需的水量。这样便能够完成提水和倒水的工作,而水则通过水槽引导到需要灌溉的区域进行灌溉。
四、总结
“巴比伦空中花园”被视为世界历史上的一大奇迹,但这一奇迹却只存在了短短几十年便消失了。关于其消失的原因,学术界至今对此争论不休,仍未能找到一个确凿的答案来解释“巴比伦空中花园”消失的真正原因。一些人认为“巴比伦空中花园”消失的原因是巴比伦王国的灭亡,随着战争的蔓延,巴比伦王国遭受了巨大损失,连同“巴比伦空中花园”也受到影响,最终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不见。
根据文献记载,巴比伦空中花园的建造者尼布甲尼撒统治期间,巴比伦王国正经历着极为繁荣的阶段。在尼布甲尼撒十余年的统治下,巴比伦的经济得到了显著提升,但这也为王国的最终灭亡埋下了隐患。由于巴比伦王国对外族人的压迫,这些外族人心中的仇恨逐渐加深,开始进行反抗。同时,巴比伦王国的统治本就缺乏仁政,许多贫民对其统治也充满了不满。巴比伦王国的统治者们并未察觉到这一问题,最终矛盾不断升级。在尼布甲尼撒去世后,国内迅速陷入了巨大的动荡,许多平民和外族人趁着王权更替之际,在巴比伦王国境内频繁制造骚乱。与此同时,已经崛起的波斯帝国在不断扩张,成功征服了巴比伦的盟友米底国,这使得巴比伦的对外局势愈发严峻。公元前538年,巴比伦王国灭亡,随之而来的就是著名的“巴比伦空中花园”的消失。然而,部分学者对此持有不同看法,认为在当时“巴比伦空中花园”已经享有极高的声誉。在两国交战期间,“巴比伦空中花园”并不位于战斗区域,波斯帝国无须出于任何理由摧毁一座与巴比伦王国的政治权力毫无关系的花园。一些学者从现实的角度分析,认为“巴比伦空中花园”可能由于巴比伦王国身处战争状态,导致对花园的照料缺乏关注。维护这样一座宏伟的花园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供水和灌溉系统,“巴比伦空中花园”的植被最终逐渐衰退,最终逐渐走向消亡,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一个传奇,一个难以形容的胜地,如今“巴比伦空中花园”已变成了一个古老建筑的遗迹,许多考古学者希望能通过这些遗址揭开曾经“巴比伦空中花园”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