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村:从破败古村到网红打卡地的蝶变之路
龙潭村:从破败古村到网红打卡地的蝶变之路
在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崇山峻岭间,一个曾经寂寂无闻的小山村,近年来因为大批“新村民”入驻而火爆“出圈”,这就是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龙潭村。
走进龙潭村,一条清澈的小溪穿村而过,两岸数十座黄墙黛瓦的老宅错落有致,游客、村民熙攘其中,仿佛一幅古朴而鲜活的山水画。然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破败凋敝的古村落,59座古民居空置荒芜,1100多户籍人口只有100多名村民留守。
2017年,在屏南县传统村落文创产业项目的带动下,龙潭村开始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当地政府创新性地推出了“老屋认租15年”机制,由村委会统一从祖居户中流转旧民居,承租方再与村委会对接,化解了可能产生的矛盾。这一做法不仅平均节省了3至4个月前期时间和超过20%项目资金,还让近60%的项目资金返还给了当地民众,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与荣誉感。
随着文创产业的兴起,龙潭村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30多位“新村民”前来长久定居、创业。他们在这里唱歌、写诗、画画、直播,将一座座老宅转化为民宿、书吧、工作室、咖啡屋、音乐厅、博物馆等场所。如今的龙潭村,每年吸引超过80万人次前来旅游打卡,并辐射带动了周边四坪、墘头、三峰等村连片发展。
在广东从化鳌头镇,另一个龙潭村也在上演着乡村振兴的精彩故事。这里依托越秀风行国家级田园综合体项目,创新推出了“前店后厂、单品单店”模式。游客不仅能品尝到当地产的鲜奶,还能了解一整条产业链。目前,这样的特色店铺共有4家,是首期探索开设米面、食用油、奶制品、豆制品4间厂,通过“共同投入、共享收益、入股分红”方式实现村集体和村民持续增收。
越秀风行国家级田园综合体项目以“百年村落”“千头奶牛”“万亩良田”为独特IP,规划以“万亩良田+结婚小镇+华美牧场+研学基地”为代表的“农文旅学”四大引擎产业布局,构建“三街两园两带两基地”,打造多种文旅业态。项目全面运营后,预计每年可吸引游客300万人次。
龙潭村的蝶变,不仅改善了村民生活,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据统计,自2021年项目启动以来,当地村集体年收入由20.4万元增长至169.07万元,房屋出租率由0.08%增长至2.5%。
龙潭村的成功经验,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借鉴。通过创新机制、引入社会资本、发展特色产业,曾经凋敝的古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