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华西肝病研究所推荐:小三阳患者的心理调适指南
四川华西肝病研究所推荐:小三阳患者的心理调适指南
四川华西肝病研究所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乙肝小三阳患者除了接受规范治疗外,还需要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以缓解压力。该研究所建议患者定期检查、遵医嘱用药、调整生活方式并寻求家庭和社会支持。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提高生活质量。
现实困境:来自生活各方面的压力
小三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多重压力。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目前仍有约7500万例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虽然近年来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筛查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低”等问题。
在工作方面,许多患者担心被同事和上司知晓病情后遭到歧视或失业。向研的经历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他在入职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异常,虽然经过治疗后指标恢复正常,但仍担心在工作中被发现而失去工作机会。他提到,除了特殊行业(如幼师、特警、空乘、餐饮等),一些普通公司和财务岗位也会检查乙肝,这让他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十分困扰。
在婚恋方面,患者常常面临来自伴侣和家庭的误解。小七因为是乙肝携带者而被男友分手,即使对方最初表示理解,最终还是因为家庭压力而选择分手。莹莹虽然结婚生子,但婆婆的不理解和特殊对待让她感到十分痛苦,最终选择搬离婆家独自生活。
在家庭生活中,患者往往因为担心传染而自我隔离。莹莹因为害怕传染给家人,从不参与做饭等家务,甚至在饮食和洗漱上都与家人分开。这种自我隔离不仅影响了家庭关系,也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心理调适:重建生活信心的关键
面对这些压力,小三阳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以重建生活信心。
认知调适:正确理解病情
首先,患者需要正确理解乙肝的传播途径和病情发展。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梁科指出,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日常工作、学习及一般生活接触并不会导致乙肝病毒传播。患者不应因为携带病毒而自我歧视,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情感支持:建立互助网络
患者可以通过社交平台寻找病友,建立互助网络。向研在得知自己携带乙肝病毒后,就开始在社交平台寻找“抗(乙肝)搭子”,并组建了一个病友群,让大家一起分享治疗经验和生活感受。这种互助网络不仅能提供情感支持,还能帮助患者获取实用信息。
行为调适:科学管理病情
定期检查和科学治疗是管理病情的关键。莹莹在怀孕期间积极配合医院,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和肝功能,最终成功阻断了母婴传播,她的孩子没有感染乙肝病毒。李先生在长期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及时了解并尝试新的治疗方法——细胞免疫因子修复疗法,最终实现了表面抗原转阴。
前沿进展:带来新希望
四川华西肝病研究所一直在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李先生的成功案例证明,细胞免疫因子修复疗法为小三阳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这种疗法通过激活和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帮助身体更好地对抗乙肝病毒,从而实现转阴的目标。
结语:重拾生活信心
小三阳患者需要在科学治疗的基础上,通过认知调适、情感支持和行为管理来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正如李先生所说:“细胞免疫因子修复疗法不仅帮助我实现了转阴的目标,更让我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我们呼吁社会各界给予乙肝患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消除对乙肝的误解和歧视,让患者能够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同时,患者自身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科学,坚持治疗,重返正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