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场镇:从大队到村委会的变迁史
锡场镇:从大队到村委会的变迁史
锡场镇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总面积50.96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户籍人口达123,905人。该镇地处揭东县西北部,东南与榕城区接壤,南临榕江北河,西与月城镇相望,北靠新亨镇,东北邻埔田镇。
锡场镇的历史沿革
锡场镇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洪武年间设立的蓝田都,清顺治年间划分为锡场、华清、义顺三村。民国时期属第四区,新中国成立后隶属蓝东区。1957年改设为乡,1986年底升级为镇,1991年划归揭东县。
锡场镇的行政变迁
截至2020年6月,锡场镇下辖1个社区和12个行政村:锡场社区及新置寨、锡东、锡中、锡西、华清、石洋、东仓、大寮、潭蔡、潭王、江滨、军埔等村。
中国农村基层组织变迁的背景
锡场镇的行政变迁历程,是中国农村基层组织变迁的一个缩影。从大队到村委会的转变,反映了中国农村治理模式的深刻变革。
大队时期(1958-1983):1958年,中国开始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村基层组织转变为生产大队。大队作为农村最基层的行政单位,承担着生产、分配、管理等多重职能。这一时期,农村实行集体所有制,农民以生产队为单位进行集体劳动。
村委会时期(1983至今):1983年,中国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基层组织从生产大队转变为村民委员会。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承担着落实国家政策、管理村务、服务村民等职能。这一转变标志着中国农村治理模式从集体化向自治化的转变。
锡场镇变迁的意义
锡场镇的行政变迁,不仅是简单的名称变更,更反映了中国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深刻变革。从大队到村委会的转变,体现了中国农村从集体化向自治化的转变,也反映了中国农村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锡场镇的现状与发展
如今的锡场镇,经济以工业为主,食品加工、五金制造和建材产业较为发达。全镇拥有工业企业11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2家,商业网点超过78个。在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等方面,锡场镇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发展潜力。
锡场镇的变迁史,是中国农村基层组织变迁的一个缩影,见证了中国农村从传统走向现代、从计划走向市场的历史进程。这一变迁历程,不仅改变了农村的治理模式,也深刻影响了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