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树结新果:浙江仙居杨梅的传承与创新
千年古树结新果:浙江仙居杨梅的传承与创新
2024年6月,一批来自浙江仙居的东魁杨梅搭乘冷链车抵达杭州萧山机场,准备出口到新加坡。这批杨梅每盒售价高达300多元,平均每颗售价达20元。这是仙居杨梅出口的第三年,订单量呈现翻番增长态势,预计今年将有20批、总重400多公斤的杨梅出口到中东、东南亚、欧洲等地。
这一幕不仅展现了仙居杨梅的国际影响力,更体现了其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2023年11月,“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是对其千年栽培历史和独特农业智慧的肯定。
千年古树,见证杨梅栽培史
仙居县被誉为“中国杨梅第一县”,其杨梅栽培历史可追溯至1600年前。全县现存百年以上古杨梅树13425株,其中五百年以上的有108株,千年以上的达28株。这些古树不仅是活着的历史,更是珍贵的种质资源库。
20世纪80年代,仙居县开始大规模推广杨梅种植。当时,一些有眼光的农民引进了“东魁”品种,这种果大、味甜的杨梅迅速获得市场认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仙居杨梅种植面积已达14.5万亩,年产值超过12亿元。
创新与传承,打造复合种养系统
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是其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关键。这一系统将杨梅种植与茶叶、养鸡、养蜂有机结合,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在这一系统中,杨梅树下种植茶叶,既保持了水土,又增加了收入;林间放养土鸡,鸡粪为杨梅树提供有机肥料;同时,养蜂不仅帮助杨梅授粉,还能生产蜂蜜,增加额外收益。这种立体农业模式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科技赋能,让“仙梅”飘香世界
为了保持杨梅的品质和延长销售期,仙居县大力推广数字化栽培技术和保鲜技术。通过“亲农在线”平台,每棵古杨梅树都有了自己的“健康档案”,实现了数字化监管。同时,保鲜技术的突破将杨梅的保鲜期从3天延长至30天,为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
如今,仙居杨梅不仅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更远销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仙居杨梅出口货值达54.21万美元,预计今年将翻番。在纽约时代广场、加拿大中文台,仙居杨梅的宣传视频频频亮相,进一步提升了其国际知名度。
从千年古树到现代科技,从地方特产到全球遗产,仙居杨梅见证了中国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一颗颗红润饱满的果实,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更展现了中国农业智慧的现代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