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量子通信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量子通信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12月7日,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密码与信息安全高峰论坛在广州举办,来自政产学研各界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量子科技如何深度融合实体经济,尤其是在无人机通信领域的应用。论坛上,广州市黄埔区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袁蝶影表示,黄埔区正在加速构建量子信息产业生态圈,目前已引进华南地区首个拥有量子通信网络全产业链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广东国腾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为区域量子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政策引领,打造全球创新高地
广东在量子信息产业的布局起步较早,2020年就出台了《广东省培育区块链与量子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根据规划,广东将以广州、深圳为核心,打造量子科技创新高地,重点推进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
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加速布局量子通信产业。其中,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量子谷”项目尤为引人注目。该项目由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牵头,联合大湾区13所高校、科研机构和2所企业共同打造,旨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科技创新高地。
产业落地,构建完整生态体系
在政策的引领下,粤港澳大湾区的量子通信产业正在加速落地。目前,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已崛起一批科研机构,如广东省光电量子集成芯片研究中心、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大湾区量子技术创新研究院等。
广东国腾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大湾区量子通信领域的领军企业,已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该公司携手广州联通顺利完成粤港澳大湾区环网广佛肇量子安全示范网首条干线广州节点的上线测试,这是大湾区量子通信的首条示范干线。
在此次论坛上,广东国腾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还发布了“Q算”量子安全底座算力融合平台。该平台融合量子与经典计算,强化了数据量子安全,涵盖混合计算资源层、应用集成中台平台、开发套件层以及应用层,致力于解决高性能算力资源不均、量子经典算力融合问题,以及算力经济数据安全、权限管理与隐私保护问题。
应用拓展,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量子通信技术在大湾区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广东国腾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与广州市迈得科技有限公司签署生态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落地方面的优势,共同推动量子通信技术在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深度应用。
根据《广东省培育发展未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到2035年,广东将在新一代网络通信、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量子信息等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全球未来电子信息产业创新高地。
量子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将为大湾区的数字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也将为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先机。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量子通信有望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