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哈尔滨必去地标:中华巴洛克街区&防洪纪念塔
打卡哈尔滨必去地标:中华巴洛克街区&防洪纪念塔
哈尔滨,这座被誉为“东方莫斯科”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漫步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仿佛置身于一座座精美的建筑博物馆。其中,中华巴洛克街区和防洪纪念塔作为城市的两大地标,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更是游客打卡的必到之处。
中华巴洛克街区: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殿堂
中华巴洛克街区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是目前国内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这片占地47.23万平方米的街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遐迩。这种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和西方巴洛克建筑特点的建筑形式,见证了哈尔滨的历史变迁和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街区的建筑临街立面是典型的巴洛克建筑风格,造型精美,装饰华丽,运用“巴洛克”装饰手法,但细部纹饰的雕花图案则取材于中国传统的祈福文化元素,临街立面背后的空间是典型的中国四合院建筑。这种建筑形式是中西合璧的艺术集汇,气派、简洁而典雅,在平静中散发出浓浓的历史气息。
街区内的南二道街是百年老字号美食一条街,汇聚了张包铺、哈勒滨饭庄、北三酒馆、厚德居、宴宾楼、老仁义等众多历史悠久、口味独特的餐馆和小吃摊。这些餐馆传承着古老的烹饪技艺和秘方,为游客带来正宗、地道的哈尔滨美食。
作为街区运营方的龙采科技集团,为丰富游客的游玩文化体验,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优化街区业态、升级改造商业氛围,老街面貌焕然一新。截至目前,该集团已引进德云社、红门御宴、缘泓影城、哈尔滨城源历史博物馆、巴洛克酒店、赛德斯酒店、威虎山下铁锅炖、老默的江湖等品牌商户110家。
防洪纪念塔:城市精神的象征
防洪纪念塔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尽头的广场,是哈尔滨的地标性建筑。这座始建于1958年的纪念塔,旨在纪念1957年哈尔滨人民抗击松花江洪水的伟大胜利。塔体设计简约而庄重,塔顶高耸,仿佛是一把抵御洪水的盾牌,默默守护着这座城市的繁荣与安宁。
纪念塔由基座塔身、水池喷泉、柱廊和广场等四部分组成。塔身呈圆柱形,钢筋混凝土结构,高22米,塔顶是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组成的圆雕。塔周围设有20根科林斯式圆柱,顶端用一条宽带将半圆形柱廊及两端的浮雕链接在一起,组成一个35米长的半圆形罗马式回廊。塔身中部浮雕雕刻着防洪筑堤大军,从宣誓上堤、运土打夯、抢险斗争到胜利庆功等场面,集中描述了人们在防洪斗争中所表现的英雄气概。塔基的上下两层水池,分别标志著1957年和1932年两次特大洪水的水位。水池之上的塔基上,用一根金黄的金属线,标示著1998年特大洪水在8月22日时的最高水位。
防洪胜利纪念塔庄重、壮丽,设计独具匠心,充分体现了抗洪的主题。2017年,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哈尔滨人民在抗洪斗争中所展现出的顽强拼搏、团结一心的精神力量,也可以领略到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
打卡攻略
- 中华巴洛克街区:
- 最佳游览时间:1-2小时
- 交通:可乘坐地铁3号线直达
- 游玩路线:建议从南三道街开始,这里有复古风的舞台和小庭院,适合拍照打卡。然后前往松光里书店,体验独特的书店氛围。接着游览南二道街,品尝百年老字号美食。最后参观巴洛克博物馆,了解哈尔滨的历史文化。
- 防洪纪念塔:
- 最佳游览时间:全天开放
- 交通:可步行从中央大街到达
- 拍照建议:可以选择晴天拍摄,利用桥梁的线条作为引导,将人物放置在画面的三分之一处,既突出人物主体,又让画面更富张力。
哈尔滨的这两大地标,不仅展现了城市的建筑之美,更凝聚了哈尔滨人的智慧与勇气。无论是漫步在充满异国情调的中华巴洛克街区,还是站在庄严肃穆的防洪纪念塔下,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独特的历史韵味和人文魅力。如果你计划来哈尔滨旅游,这两个地方绝对是不容错过的打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