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令之美|农历八月十五,缘何叫“中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节令之美|农历八月十五,缘何叫“中秋”?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news.cn/20240915/d131f9cf66dc40eea146bf4c7bbadeb2/c.html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猜一猜,这首诗说的是哪一个节日?谜底是:中秋节。
这首诗的作者为唐代诗人王建。品读此诗,仿若一幅“中秋望月图”跃然纸上,意境优美,含蕴丰富,韵味无穷,思深情长。
中秋节,我们年年过,那么,到底何为“中秋”?历史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秋》中解释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七、八、九三月是秋季,旧时分别称孟秋、仲秋和季秋,合称“三秋”。八月十五日,三秋正好过半,所以称为“中秋”。
天上月圆,人间团圆。每到中秋节,一家人围坐聚餐,分食月饼,其乐融融。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究竟始于何时?
罗澍伟认为,“中秋”一词或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周礼》中就有“中秋,献良裘,王乃行羽物”的记载,意思是说,仲秋八月,司裘之臣以良裘献给君王,君王则以鸟羽赐群臣。另据《礼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意思是说,祭祀太阳是在仲春(农历二月)的早晨,祭祀月亮是在仲秋(农历八月)的晚上。
不过那时的中秋,还只是个时间概念,并无节日之意。到了魏晋时期,登楼临轩,酌酒赏月,逐渐成为习俗。直至唐代初年,中秋才开始成为约定俗成的重要节日。
宋代,中秋扩展成全民性庆典。水果上市,螃蟹新出,佳酿开坛,百姓饮酒赏月,不亦乐乎。路边商铺通宵营业,儿童彻夜嬉戏玩耍。
“千百年来,从祭月到牵挂思念、祈求团圆,中秋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2008年国务院将中秋节定为法定节假日,让人们有更多时间品味中秋,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民俗。”罗澍伟说。
本文原文来自新华社
热门推荐
速冻饺子的美味烹饪技巧与搭配建议,让你轻松享受美食时光
中国第4代坦克长啥样?美俄新型号已给出答案,我们该弯道超车了
《坦克世界》600毫米穿深钢针傲视群雄!超级“豹豹”的火力已突破天际
法德推出勒克莱尔进化主战坦克 配备新型120毫米火炮 采用新型车组概念
“于慧”这个名字竟然这么牛!
恭王府推出“全景恭王府”系统,线上线下融合开启文化新体验
冬日打卡:恭王府建筑探秘
恭亲王奕䜣的那些事儿:恭王府的历史变迁
感冒期间,鸡肉、鸡蛋真的不能吃吗?
科学淘米,留住营养不流失!
淘米水发酵:从厨房废液到多功能清洁剂
别再把大米淘到没营养!
《隋唐英雄》中的长孙无忧与独孤皇后:两个时代的女性传奇
隋唐剧中的杨玉儿:智慧与勇气的完美融合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小贴士:如何防止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秘籍:让身心都年轻起来
药学科普标准推荐:药学专业科普题目设计指南
《哪吒2》北美上映日期确定!海外观众期待值爆棚
北京协和医院专家详解:秋冬流感高发季,这些防护要点请收好
中国科学家揭示流感病毒新机制,为预防治疗带来新希望
具俊晔新作亮相台湾艺术展:从胶带到NFT的转变
故宫博物院珍宝馆探秘:你不可错过的文化体验!
《“李”解故宫之美》:一部读懂故宫建筑美学的视觉盛宴
故宫北院区与卢浮宫分馆:东西方文化新地标的对话
孝感米酒:糯米酒中的营养密码
一路走好!25年刚开始,就有4位名人去世,最大105岁最小仅27
夏日清凉:糯米酒冰饮新姿势
糯米酒:从古至今的甜蜜传承
温州糯米酒饭:用绍兴花雕做出地道风味
参加兴趣小组,快速找到你的Mr.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