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闽剧:传统艺术的新潮流
福州闽剧:传统艺术的新潮流
“闽剧林颖——攀讲依林妹”,在抖音平台上,这个账号拥有数十万粉丝。一位闽剧演员通过短视频和直播,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新媒体时代焕发新生。这正是福州闽剧在新时代转型的一个缩影。
四百年闽剧:独特的艺术瑰宝
闽剧,又称福州戏,起源于明末,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作为福建省五大地方剧种之首,闽剧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和念白的戏曲剧种,其剧团数量多、观众覆盖区域广。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创新驱动:传统艺术的现代转型
近年来,闽剧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积极探索与现代艺术形式的融合。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院长周虹表示:“闽剧这个产生于东南沿海的地方剧种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正如闽剧《白蛇传》将经典旋律与戏曲体验相融合,具有极强的代入感,能让观众沉浸其中。”
在创新实践中,闽剧不断尝试新的表现形式。例如,在加纳演出的闽剧《白蛇传》进行了创新调整,将原来的戏服改为受年轻人喜爱的汉服,在传统闽剧基础上创排沉浸式闽剧情景剧,剧中部分人物台词、戏曲唱段分别用普通话和福州话演绎。
数字化传播也成为闽剧创新的重要途径。福建省实验闽剧院推出“元宇宙全息仓”“AI剧院游”“数字人闽韵游记”等多样化传播模式。同时,剧院还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参与各类文旅融合的展演,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闽剧。
年轻力量:闽剧的未来希望
年轻一代正成为闽剧传承与创新的生力军。21岁的闽剧演员文焱,作为“00后”新星,已经在闽剧舞台上崭露头角。她主演的《荔枝换绛桃》和《情缘安泰河》获得广泛好评,并在2024年获得“好腔调·第二届新古典戏曲季”最佳新人奖。
为了培养更多年轻观众,各大闽剧团纷纷推动闽剧进校园。福建省实验闽剧院每年与近20所大中小学结对,通过兴趣班、选修课及主题讲座等形式,在青少年中播撒戏曲艺术的种子。
新媒体平台也成为吸引年轻观众的重要渠道。闽剧演员林颖通过抖音账号“闽剧林颖——攀讲依林妹”积累了大量粉丝。她表示:“短视频成为很重要的非遗文化传播手段,辅助直播手段来配合,可以让闽剧走进更多年轻人。”
从传统走向现代:闽剧的未来之路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闽剧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创新,以包容的精神吸引年轻一代。通过数字化传播、校园教育和新媒体推广,这门古老的艺术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正如全国人大代表周虹所说:“要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鼓励文艺工作者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通过举办艺术比赛、评选优秀作品等方式,激发文艺工作者的创新热情,推动‘闽派’特色文艺蓬勃发展。”
从传统走向现代,从舞台走向银幕,从线下走向线上,闽剧正在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