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麻将成老年人新宠?科学证实:益处多多但需谨慎
打麻将成老年人新宠?科学证实:益处多多但需谨慎
哈佛大学一项针对1.1万名老年人的研究发现,打麻将不仅能带来欢乐,还对身心健康有诸多隐藏的好处。这项研究揭示了打麻将在提升认知功能、改善心理健康以及增强身体协调性方面的积极影响。
认知能力的提升
打麻将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它实际上有助于保持头脑的敏锐。哈佛大学的研究显示,参与打麻将等智力活动的人,其认知功能通常优于那些不参与此类活动的人。
2014年,发表在《美国老年精神病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研究人员把110名健忘症老人分为了3组,分别是打麻将组、手工组和太极组。三组老人每周分别进行三次相关活动,实验持续12周。在第0、3、6和9个月时,研究人员测试了这些老人的认知功能。结果发现,打麻将组老人的健忘症情况有了明显的减缓,效果远远优于其他两组。
宁波大学的一项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结论。该研究选取了7308名老年人,根据他们打麻将或纸牌的频率分为三组:“经常打牌组”、“偶尔打牌组”和“从不打牌组”。研究结果显示,70岁以上经常或偶尔打牌的老年人,在注意力、计算能力、语言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均优于从不打牌的老人。
心理健康的改善
打麻将不仅能锻炼大脑,还能极大地提升心理健康。很多老年人在退休后,社交圈子变小,孤独感也随之而来。哈佛大学的研究指出,社交孤立会明显增加老年人的死亡风险,增加约26%的死亡率,而打麻将恰恰可以缓解这种孤独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研究显示,打麻将可显著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降低老年抑郁症发病率。这是因为打麻将本质上是一种社交活动,可以消除孤独感。在牌桌上,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互相唠唠家常,分享分享生活,这种互动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
身体协调性的增强
打麻将不仅对大脑有益,还有许多身体上的好处。在打麻将的过程中,肯定要频繁抓牌、摸牌,这种频繁的手部运动很好地锻炼了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锻炼手部的微小肌肉群,有助于保持手指的敏捷和力量。
大脑皮层中,有1/3是支配手部运动的,在打麻将中一边思考,一边摸牌,这样手脑并用,不仅能促进大脑皮层的活跃度,还能提高整体的认知功能和反应速度,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度。
注意事项:规避风险
虽然打麻将有很多潜在的好处,但也需要注意规避其可能带来的危害:
忌久坐:长时间坐在牌桌前不动,会对腰椎和下肢静脉造成压力,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医学研究表明,连续打麻将超过三小时,老年人身体血压会明显升高。因此,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一下,舒活筋骨,抖擞精神,能有效缓解久坐带来的不适。
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长时间弓腰坐着会对腰椎造成极大的负担,容易引发腰背疼痛。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背部挺直,腰部有支撑,可以在腰后放一个靠垫。此外,打麻将时要适量饮水,避免因为不想上厕所而长时间憋尿,这对泌尿系统非常不利。
情绪管理:牌局上的胜负起伏可能会引起情绪波动,特别是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注意保持平稳的心态。打麻将应该是一种放松和娱乐的方式,不要过于在意输赢而情绪激动,影响健康。
适度原则:打麻将需要注意适度和合理安排时间,不要熬夜通宵打麻将,每次打麻将不要超过连续两小时,每隔半小时活动一下,保持正确的心态和习惯,这样才能真正享受这项活动带来的快乐和健康。
结语
综上所述,打麻将不仅是一种有趣的娱乐活动,还能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健康益处。它不仅可以延缓认知衰退,提升记忆力和注意力,还能帮助中老年人建立社交联系,减轻孤独感和抑郁情绪,带来身体上的诸多好处。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合理安排打麻将的时间,避免因为久坐和情绪波动带来的健康风险。在享受麻将带来的乐趣时,也要记得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身心都得到最大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