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看秦腔《西游记》,重温经典名著
五一假期看秦腔《西游记》,重温经典名著
“妈妈,赶紧让我去画个猴哥的脸!”
在西安大唐不夜城,一群身着戏服的演员正在街头表演,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这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四团为五一假期特别推出的秦腔文旅演出版《西游记》,新颖的演出形式和精彩的表演内容,让不少游客纷纷加入“围观”行列。
秦腔遇上《西游记》:传统艺术的创新演绎
秦腔,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它起源于陕西,以高昂激越的唱腔、粗犷豪放的表演风格著称,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2006年,秦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瑰宝。
此次演出的秦腔《西游记》系列,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四团以经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为IP,为该院四团年轻演员量身打造的秦腔系列武戏,其中包含《西游记之唐僧收四徒》与《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为满足广大游客需求,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在今年“五一”假期,基于上述两部剧目,以《闹天宫》和《斗罗汉》两幕剧为核心,推出秦腔文旅演出版《西游记》。
精彩纷呈的演出内容
《闹天宫》讲述了孙悟空大闹御马监后返回花果山,玉帝二次请他上天看管蟠桃园,众小猴为其祝贺。土地神也来祝贺并引孙悟空到蟠桃园。此时众仙女为筹办蟠桃盛宴来到桃园。孙悟空闻说蟠桃会并未邀请他,乃心生一计,闯入蟠桃会饮酒偷桃,并将美味珍馐席卷一空,准备带回花果山让众小猴一起受用。其路过兜率宫,见四下无人,便把太上老君给玉皇大帝冶炼的金丹全部吞吃腹内。玉帝闻听孙悟空大闹蟠桃宴、偷吃老君金丹,勃然大怒,矛盾展开。
《斗罗汉》则展现了孙悟空与十八罗汉的精彩对决。剧情紧凑,动作场面精彩绝伦,充分展现了秦腔武戏的独特魅力。
创新的演出形式
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此次演出采用了路演+剧场演出的创新形式。每天下午和晚上各一场,每场演出前一个小时,主演们都会聚集在剧场门口进行戏中精彩片段展示、秦腔《上春山》的现场演唱、“梅花奖”演员即兴助阵、“七仙女”的现场互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演出团队还特别设计了互动环节,让观众能够亲身参与其中。小朋友们可以现场体验勾画孙悟空脸谱,学习戏曲亮相姿势,与演员们合影留念,甚至有机会登上舞台,近距离感受秦腔艺术的魅力。
舞台上的视听盛宴
走进剧场,观众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神话世界。舞台上,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手持各种兵器,展现出高超的武戏技巧。翻扑、对打、跟斗……一系列惊险刺激的动作让人目不暇接。
孙悟空的扮演者张煜更是技惊四座。他不仅形神兼备地塑造了孙悟空的形象,更展示了扎实的武功底子。无论是舞叉弄棍,还是耍锤玩锏,都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
文化传承的新尝试
此次秦腔《西游记》的演出,不仅是对传统艺术的传承,更是一次创新性的尝试。它将经典文学名著与古老的秦腔艺术完美结合,用现代舞台技术手段重新诠释传统艺术,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接触并喜爱上秦腔。
正如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所说:“我们希望秦腔艺术以更亲民的姿态走近大众,让它有趣地‘活’起来,亮丽地‘动’起来。”
一场视听盛宴,一次文化之旅
五一假期期间,秦腔《西游记》系列演出在大唐梨园坊剧院连演多场,场场爆满。据统计,线上线下累计吸引了15万人次观看,掀起了一股秦腔观演热潮。
这场演出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戏曲表演,更是一次文化之旅。它让观众在欣赏精彩演出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正如一位观众所说:“这样的演出形式既保留了传统艺术的精髓,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如果你也想感受这场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的视听盛宴,不妨趁着假期,走进剧场,亲身感受秦腔《西游记》的独特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