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领披肩,月薪3000?”面对理工科的崛起,文科生的出路何在?
“粉领披肩,月薪3000?”面对理工科的崛起,文科生的出路何在?
有人说:如果你毕业时学士服领子是粉色的,那毕业后的工资大概率只有3000元!
众所周知,在学士服不同领子中,粉色领子是文科生穿的。那么问题就来了,文科生真的不好就业吗?尤其是当下,面对理工科的强势崛起,文科生还有没有出路了?
就业率低、薪资低、对口岗位少……文科生的未来,越走越窄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文科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的就业困境,已经远超大家想象。
就业率低——根据智联招聘的数据,2024年人文学科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仅43.9%。这意味着将有超过50%的文科毕业生,还需要继续落实就业、升学等问题。而2023年更惨,文科的就业率仅为12.4%,远低于理科生就业签约率,甚至不到理科生就业签约率的一半,这一数字在专业大类中处于垫底水平。
薪资低——相同工作背景和经验的情况下,文科类专业的毕业生在薪资水平方面普遍不高,低于理工科专业毕业生。据麦可思发布的2022年数据显示,月收入前十的专业中没有一个是文科专业,与此同时,文科毕业生的岗位薪酬整体不及理科生。我们经常看到热搜爆出“985文科硕士自爆薪资5000,211女生毕业5年存款仅5000,北大文科博士求职多次被拒”等,而普通本科的计算机对口岗位薪资远超这个数。
对口岗位较少——文科生在求职时往往发现对口岗位相对较少的问题。文科比理科难就业很多,社会上提供理工科的就业岗位比文科多太多。相较于理工科专业,如工程、计算机科学等,文科专业的对口岗位数量明显较少。这导致了文科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一定的困境。
可替代性强——由于文科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相对较为宽泛和通用,可替代性强,他们在某一领域无法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以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为例,在传统媒体萎缩,“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使得行业门槛降低,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是很快会被淹没的。
与文科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理工科毕业生越来越吃香
我们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与文科的就业困境相比,理工科毕业生往往更受国家重视,在就业市场上也通常能够收获更高的薪资待遇。
早在2009年国家就推出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选择了一众985高校的17所中国大学的数、理、化、信、生5个学科率先试点。到2020年又推出强基计划,聚焦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等关键领域,选拔想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的学生,进入顶尖高校学习。
除此之外,为了应对全球科技竞争和经济压力,培养更多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国家不断增加对理工科专业的经费投入,在2023年,更是推出“101计划”,加大对计算机、数学等理工科专业的全面升级。
如今,理工科专业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精尖领域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这使得理工科专业成为了社会的宠儿,不仅薪资高而且就业好。在2023届毕业生月收入最高的前10个专业中,基本都集中在理工科专业,尤其是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的专业薪资优势较为明显。
另外,2024年全国专业就业率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前景较好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工学类,特别是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和微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就业率分别高达81.12%、75.45%和74.32%。这些数据让我们看到了理工科专业在未来几年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文科转码,成为被无数人验证过的可行性路径
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平均工作数据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T行业)年平均薪资脱颖而出,横扫所有行业排名第一!值得注意的是,这是IT业年平均工资在2016年首次超过金融业后,连续第8个年头保持魁首,从未被超越!
另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数字化人才缺口已接近1100万,而随着全行业数字化的快速推进,人才需求缺口还会持续放大。在猎聘及智联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4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报告》中指出,2024年Q1新发校招职位中,IT/互联网/游戏行业排名第一,这进一步印证了IT行业的强劲增长势头和对人才的大量需求。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文科生选择转行,积极为自己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和突破口。例如,一些文科生通过学习编程等新技能,成功转型为程序员,进入薪资待遇较好的技术领域。在社交媒体上,以“文科转码上岸”等关键词为主题的经验分享不胜枚举,其中不乏文科生三个月转码成功进入大厂并获得高薪的案例。从成百上千的点赞、评论和收藏量中,我们仿佛看到“文科生转码或成趋势”。
有业内人士指出,即使是零基础的文科生,只要努力学习一段时间,也有机会成为程序员,因为在中国,程序员职业仍然是就业市场的热门选择,具有明显的薪资优势和发展前景。此外,文科生在不想从事软件开发的情况下,也能在产品经理、大数据分析、运营等多个领域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所以你看,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尽管就业形势不太乐观,但只要我们打开思路,依然有很多努力的方向可供文科生们打磨自己,从而找到一个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