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治疗小三阳效果显著,48周后病毒载量降至不可测
恩替卡韦治疗小三阳效果显著,48周后病毒载量降至不可测
近日,一项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侯金林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缪晓辉教授牵头的最新研究显示,使用博路定(恩替卡韦片)治疗的小三阳患者在48周后,大多数病毒指标可降至不可测水平。这一突破性发现为小三阳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恩替卡韦是一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通过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聚合酶来控制病毒复制。作为全球首个高效、低耐药的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恩替卡韦自2005年上市以来,已被各大临床指南推荐为一线抗病毒药物。
研究显示,恩替卡韦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效果。在接受治疗48周后,高达67%的患者病毒量下降到无法检测的水平。这种持续的病毒抑制不仅改善了肝功能指标,还显著降低了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
为了进一步优化治疗策略,侯金林教授团队基于中国50家中心的长期随访数据,开发了GOLDEN评分模型。该模型通过整合患者随访期间的多个时间点的乙肝表面抗原(qHBsAg)数据,能够提前18.94个月预测乙肝临床治愈的发生。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该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达到0.981和0.979,显示出极高的预测准确性。
研究发现,当qHBsAg水平低于100 IU/mL时,患者实现临床治愈的概率显著提高。在优势人群中,5年临床治愈发生率可达17.0%至29.1%,而在非优势人群中则无人实现临床治愈。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精准筛选适合治疗的患者提供了重要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家药品集采政策的实施,恩替卡韦的价格大幅下降,显著提高了药物的可及性。集采前,原研药博路定的价格为2622.97元/盒,而国产仿制药润众的价格为1419.87元/盒。集采后,价格分别降至1222.69元/盒和82.55元/盒,降幅高达70%以上。这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为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
尽管恩替卡韦在治疗乙肝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患者仍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由于乙肝病毒的特殊性,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药,定期监测肝功能和病毒负荷,以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恩替卡韦的出现为小三阳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精准的治疗策略和持续的药物研发,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有更多患者实现临床治愈,重返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