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高端智库对话·2024”聚焦湖北高质量发展新趋势
“长江高端智库对话·2024”聚焦湖北高质量发展新趋势
11月27日至29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长江高端智库对话·2024”在武汉举行。来自长江流域13个省份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省份,湖北在科技创新、区域协同、城乡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展现出新的发展活力。
科技创新:打造中部地区“创新策源地”
2023年6月,湖北省在中国光谷启动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试点。这一平台按照“以需定研、供需对接、用户主体、政企共投、风险共担”的思路,致力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目前,湖北已组建多个省级及专业领域的供应链平台,服务链上企业超过3万家。
武汉启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成功对接湖北工业大学团队,推进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开发及产业化。这一案例生动展示了湖北如何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区域协同:构建“双枢纽”发展格局
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作为国内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自2022年7月投运以来,已开通81条货运航线,其中包括51条国内货运航线和30条国际货运航线。机场时刻容量在北京时间0至6时段内,降落容量为31架次/小时,起飞容量为33架次/小时,跑道能力可充分满足货运航线发展需求。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与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形成航空客货运双枢纽格局,有力推动“九省通衢”迈向“九州通衢”。以武汉都市圈为核心,带动襄阳都市圈和宜荆荆都市圈发展,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
城乡融合: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
在城乡融合方面,湖北积极探索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路径。罗田县通过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民宿酒店、旅游客栈“一房难求”。阳新县作为“双集中”试点县,通过住房保障、教育、医疗、养老等政策,吸引人口回流,推进城镇化进程。
2023年,湖北省64个县市新增城镇常住人口30.5万人,城镇化率提高1.1个百分点,增幅为近3年新高。县域省级开发区规上工业产值占县域工业总产值近七成,规模过百亿元的县域产业集群增至40个。
绿色发展:碳市场交易总额突破百亿元
湖北碳市场作为国家发改委批复的七个试点碳市场之一,连续十年履约率保持在100%。截至2024年11月,湖北碳市场成交总额突破100亿元,成为全国首批7个试点碳市场中交易总额首个突破百亿的市场。
湖北碳市场不仅促进碳交易,还通过碳服务助力碳资产开发。例如,近期发布的《内河船舶应用绿色能源碳减排方法学》,实现了资源转资产、资产变资金的闭环。此外,湖北还建立了“鄂绿通”平台,自成立以来已实现1500多亿绿色投融资。
未来展望:打造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湖北省委书记王蒙徽表示,湖北将坚持创新驱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同时,湖北将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系统性地推动县域特色产业发展。
随着科技创新、区域协同、城乡融合等战略的深入推进,湖北必将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