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双心医学揭示老年心脏增大的心理秘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双心医学揭示老年心脏增大的心理秘密

引用
中国网
7
来源
1.
http://psy.china.com.cn/2024-12/19/content_42992178.htm
2.
https://www.pumch.cn/detail/38750.html
3.
http://www.crca.cn/index.php/14-activity/1141-2024-3.html
4.
https://rs.yiigle.com/cmaid/1504020
5.
https://www.myheart.org.sg/cn/healthy-living/caring-for-your-mind/
6.
https://www.sdey.net/html/2025/zhxw_0123/27055.html
7.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6745

双心医学研究表明,老年人心脏增大不仅受生理因素影响,还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长期的心理压力、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可能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通过心理评估和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方式,可以帮助老年人减轻心理负担,改善心脏健康状况。这种综合治疗模式为全面提升老年人身心健康提供了新的思路。

01

双心医学:心脏与心理的双向关系

双心医学(Psychocardiology)是一门将心理健康与心脏健康相结合的学科。它强调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长期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可能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反之,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过程也可能引发或加重患者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研究表明,慢性压力会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如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系统抑制等,这些反应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心率加快,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压力还可能促使人们选择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饮食不规律等,这些行为进一步加重了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焦虑和抑郁是常见的心理障碍,也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抑郁症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显著增加,而焦虑则可能导致心率失常和高血压的风险升高。抑郁症不仅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还可能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使病情更难控制。此外,抑郁和焦虑还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进一步加剧心血管疾病的病程。

02

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老龄发展报告2024——中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蓝皮书显示,我国近四分之一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受,其中4.75%的老年人“经常感到孤独”。同时,我国26.4%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其中6.2%的老年人有中重度抑郁症状。

孤独感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困扰,长期陷入孤独会引起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睡眠障碍、心血管疾病等精神和躯体疾病。蓝皮书显示,影响老年人孤独感的因素,除婚姻家庭、经济状况和健康状况外,社会参与、文化生活、主观年龄等因素同样对老年人的孤独感影响较大。此外,老年人的“数字素养”也对心理健康有着深刻影响。

03

心理干预在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

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心理评估是双心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心理评估,可以及早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例如,对于压力较大的患者,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方法,帮助他们减轻压力,改善心理状态。对于存在焦虑或抑郁症状的患者,则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干预,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具体干预措施包括:

  1. 认知行为疗法(CBT):通过改变患者的负性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减轻心理负担,增强自我效能,进而降低对心血管健康的不利影响。

  2. 动机性访谈(MI):这种心理咨询技术旨在增强患者改变不健康行为的动力。例如,针对有吸烟、饮食不规律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动机性访谈可以有效激发他们进行行为改变的内在动机,促使他们积极参与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

  3. 放松训练与冥想:通过缓解肌肉紧张和调节呼吸,放松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压力,降低心率和血压。此外,正念冥想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情绪调节能力,减少焦虑和抑郁症状,进而对心血管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双心医学强调的综合治疗不仅包括对心血管疾病本身的治疗,还包括对患者心理问题的管理。整体护理是双心医学的重要实践手段,通过医护团队的密切合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不仅要关注患者的生理指标,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与心理医生、运动治疗师、护士、社会工作者等多学科团队的合作,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治疗方案。

具体干预措施包括:

  1. 药物干预
  • 抗抑郁药物:对于患有严重抑郁症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可以有效缓解抑郁症状。这些药物不仅改善了患者的情绪状态,还可能间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然而,药物选择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与心血管药物产生不良相互作用。
  • 抗焦虑药物:对于焦虑症状较为明显的患者,短期使用抗焦虑药物有助于缓解急性焦虑发作,稳定心率和血压。但长期用药需谨慎,因可能存在成瘾性和其他副作用,应在医生的密切监控下使用。
  1. 生活方式干预
  • 运动疗法: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不仅有助于心血管健康,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运动能够促进大脑内多巴胺和内啡肽的分泌,这些化学物质有助于提高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同时,规律运动还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血压和改善血糖水平,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饮食管理:双心医学中,推荐富含Omega-3脂肪酸、膳食纤维和抗氧化剂的饮食,如地中海饮食,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可以缓解抑郁症状。此外,避免摄入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有助于防止情绪波动和心脏健康问题。
  • 睡眠管理:睡眠质量的提高是双心医学中重要的干预措施之一。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有助于恢复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缓解压力和焦虑症状。建议采用规律作息、睡前放松、避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等方法来改善睡眠质量,进而提升整体健康状况。
  • 社会支持与团体治疗:建议通过家庭治疗,可以增强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和支持,帮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心理和情感支持,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或者参与支持性团体,有助于患者分享治疗经验、缓解孤独感,并从他人身上获得积极的鼓励,增强患者的社会联系。
04

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建议

  1. 家庭支持:家庭养老是中国的特点和优势,但是受现代社会个体化和家庭规模小型化等因素影响,家庭对老年人各方面的支持都有弱化的趋势,这是造成老年人孤独、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要重视家庭建设,提升家庭成员间相互扶持的责任意识,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家庭支持。子女给予的精神支持比经济支持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及生活满意度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2. 社会参与: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渠道,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提高老年人数字素养,帮助老年人保持社会活力和适应能力,增强老年人的社会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

  3. 数字技术使用:调查显示,经常上网的老年人中有84.7%从不感到孤独,只有2.8%的老年人经常感到孤独。和偶尔上网、从来不上网的老年人相比,经常上网的老年人孤独感最低。老年人的上网行为不仅可以降低老年人的孤独感,对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也具有积极作用。建议实施针对性的老年人数字技能培训,同时也要提高老年人防范网络风险的能力。

  4. 社区服务:社区是老年人最主要的生活场域,要加强社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建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评估和就诊指导。常规性开展老年常见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的防治工作,比如开展老年焦虑症、抑郁症、阿尔兹海默症的筛查和防治。通过社区筛查,对轻度心理障碍的老年人实施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干预措施,对有中度及以上心理健康问题的老年人提供转诊服务,让他们得到及时专业的治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