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话:方言保卫战进行时
潮汕话:方言保卫战进行时
“阿娘,你讲的潮汕话我听不懂。”当潮汕籍作家黄国钦听到儿子说出这句话时,他感到一种深深的失落。这句看似平常的话,道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潮汕方言,这一承载千年文化传统的语言,正在年轻一代中逐渐式微。
潮汕方言,又称潮州话,是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闽南语的一种方言,主要流行于广东东部的潮州、揭阳、汕头等地,以及海外潮汕人社区。据记载,潮汕方言始于秦汉,成型于唐宋,至今已有近两千年历史。它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特征,被誉为“古汉语活化石”,是研究汉语发展的重要参考。
然而,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全球化的影响,潮汕方言的使用率正在逐年下降。许多年轻人为了适应现代化的生活节奏,更多地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方言的使用场景逐渐减少。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潮汕地区,而是全国许多地方都面临的共同问题。
面对这一挑战,潮汕地区的教育部门和文化机构积极行动起来。潮汕三市教育局联合推进方言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童谣吟诵、讲故事、戏剧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方言的兴趣。粤东技师学院更是开设了专门的潮州歌册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麦微纯等专家授课,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体系。
在这些努力中,一位年轻的潮汕籍插画师王又艺的创新尝试引起了广泛关注。她创作了一组以潮汕民俗和俗语为基底的漫画作品,用生动有趣的画面展现了潮汕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作品不仅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更激发了许多年轻人对方言文化的兴趣。
方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记忆和生活智慧,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方言是我们的根,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保护方言,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传承。”
然而,方言保护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方言保护贡献一份力量。比如,多用方言与家人交流,参与方言文化活动,支持方言艺术创作等。
让我们携手保护潮汕方言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让这份独特的文化记忆得以延续,让“这是什么”在潮汕方言里绽放出更加多彩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