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谦慌了:春晚机器人抢镜笑翻全场!
刘谦慌了:春晚机器人抢镜笑翻全场!
2025年春晚,最抢镜的“演员”可能不是任何一位明星,而是一群来自未来的“小伙伴”——机器人。更令人捧腹的是,它们不仅在台上大放异彩,在台下也制造了不少笑料。
刘谦遇“碰瓷”机器人,笑料百出
1月30日,魔术师刘谦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段春晚后台的趣事,让全网观众笑得前仰后合。视频中,刘谦正准备与一台迎面走来的机器人握手,没想到机器人突然下跪瘫倒,吓得刘谦连连后退,大喊:“真的不是我干的,太可怕了!”这一幕让网友笑称:“这比小品还好笑!”“机器人也知道刘谦会魔法了!”
从“配角”到“主角”,20年磨一剑
这群“调皮”的机器人,其实是杭州宇树科技研发的Unitree H1人形机器人。它们在春晚舞台上表演的《秧BOT》节目,将科技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16个机器人身着大花袄,手持红手绢,跳起了欢快的秧歌,动作整齐划一,令人叹为观止。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机器人不仅会扭秧歌,还能完成转手绢等高难度动作。它们配备了3D激光雷达和深度相机,能够实时获取高精度空间数据,实现全景扫描。最大关节扭矩达到360 N·m,这让它们能够完成许多专业舞蹈演员都难以实现的动作。
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这场由张艺谋导演的创意融合舞蹈,展现了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机器人通过先进的AI算法“听懂”音乐,根据节奏实时调整动作,让舞蹈既精准又富有韵律感。高精度3D激光SLAM自主定位和导航技术,让它们在舞台上实现“复制粘贴”般的动作和队形。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机器人在设计时特意去掉了外皮壳体,以凸显机械感的整机骨架设计。这种简约而富有科技感的设计,让机器人在保持传统艺术韵味的同时,又不失未来感。
网友热议:科技感与传统艺术的碰撞
机器人表演引发了全网热议。有网友调侃:“从春晚配角到主角,它们熬了整整20年。”还有人感叹:“看到它们那么精准的转手绢、走队形,我为科技强国感到自豪。”
但也有人好奇:“机器人穿着花棉袄,咋不配个花棉裤?”对此,春晚导演组解释说,机器人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展现科技感和未来感,而非模仿人类的穿着。简洁的机械结构设计,既避免了与关节发生冲突,也突出了其作为“机器人”的特性。
未来已来:科技与艺术的无限可能
从2021年牛年春晚的机器牛“犇犇”,到如今的人形机器人“福兮”,科技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正如网友评论所说:“今晚看春晚,主要看科技。”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科技与文化艺术的跨界融合。这些创新不仅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生,也让科技变得更加亲民,真正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正如刘谦与机器人的互动所展现的那样,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不仅能带来视觉上的震撼,更能引发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无限遐想。让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更多这样充满创意与惊喜的表演,感受科技与艺术带来的双重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