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感困扰如何影响心理健康?
大学生情感困扰如何影响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正在成为大学生活关键词。5月至6月,“共青团12355爱‘心’百校行”活动持续举办,共青团直接联系、培养的120家高校心理健康社团师生分享自己的故事。如何在学业压力中保持“松弛感”?“恋爱脑”是好还是坏?怎样帮助抑郁的同学走出困境?与父母理念差异太大产生冲突怎么办?是大学生们关注度最高的话题。
如今,“共青团12355”在全国拥有113条服务热线,每年提供心理、法律咨询65余万人次。“青听益站”全国12355网络平台注册用户已超过22万,平台访问量超430万。这条畅通了18年的电话热线,持续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
大学生情感困扰的具体表现
学业压力:在不确定中找寻确定
实习生李欣然是社会学专业大三学生,为了保研,她每天过着高强度的生活:下班后上英语课,准备比赛材料,完成临时任务,经常忙到凌晨两点。她坦言:“如果我没有完成计划,就会有一种巨大的愧疚感,有时候哪怕都完成了,也会没来由地心慌、焦虑,担心自己没有研究生可读,我是一个丝毫没有‘松弛感’的人。”
学业压力是大学生面对的主要挑战之一,过度的压力可能导致学习动力和兴趣下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交往。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社团指导教师任露指出,当前大学生学业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 专科学生对于毕业后是否要专升本等未来考量压力较大
- 高水平大学学生对于课程压力较大,课程比较密集且难度较高
- 学生对于未来就业升学压力普遍较大
恋爱关系:在依赖与独立间寻找平衡
95后大学生陈星发现,她的朋友几乎每周都会和男友吵架分手,然后又和好。每当他们吵架闹分手时,陈星都会站在姐妹这边,对所谓的“渣男”进行严厉批判;可当他们和好时,陈星似乎成了他们爱情的“绊脚石”。
“恋爱脑”是近年来互联网上兴起的概念,在心理学中并无明确定义。通常情况下,网友们将一种在爱情中过分投入,爱情至上的思维模式称为“恋爱脑”。东南大学心理健康社团指导教师王婉睿认为,恋爱中的人想要做到完全独立或完全附庸是很难的,“我们或许可以在0和1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不完全放弃爱情幻想,也不在爱情中迷失自我”。
人际关系:在冲突中寻找理解
有些大一学生可能会因家庭问题产生负面情绪,与父母关系交恶。比如,父母对学生的期望过高,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巨大压力。如果家庭关系不和谐,学生在面对学业等压力时,可能无法得到有效的支持和理解,从而加重负面情绪。家庭对大学生情绪有着重要影响,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引导。
情感困扰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焦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焦虑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它始于对某种事物的热烈期盼,又担心失去这些期待和希望。在大学生群体中,适度的焦虑有助于保持学习的专注度和积极性,但过度焦虑则会对学习和生活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大学生往往面临着学业上的各种挑战,如考试、论文、专业课程的难度等,这些都可能成为焦虑的触发点。过度焦虑会使大学生难以集中精力,表现为坐立不安、失眠或经常在梦中惊醒。据研究显示,约有3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其中因学业压力导致的焦虑占比较大。
抑郁:目标未达成导致的情绪低落
抑郁是一种情绪反应强度不足的表现,大学生中的抑郁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学生由于无法面对学业竞争、学习压力或者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等原因,陷入抑郁情绪状态。他们对生活学习失去兴趣,行为活动水平下降,回避与人交往。严重者还会伴有心境恶劣、失眠甚至自杀倾向。有数据表明,大学生抑郁障碍疾患率为23.66%,这意味着每四个大学生中就可能有一个存在抑郁问题。抑郁情绪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还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冷漠:对生活和学习失去兴趣
冷漠是大学生常见的一种情绪状态,表现为对人对事漠不关心。处于冷漠情绪中的大学生,对生活没有热情和兴趣,对学习漠然置之、无精打采,对同学冷漠无情,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这种情绪会导致大学生萎靡不振、自我封闭,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冷漠情绪的产生可能与自身适应能力差、家庭教育不当等因素有关。例如,在一些家庭中,父母离异、教育失调或者对孩子放任自流,都可能使学生形成冷漠心理。冷漠情绪还会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未来发展,使他们难以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就业等方面面临更多困难。
愤怒:人际关系冲突引发的情绪失控
愤怒是人的基本情绪反应,大学生如果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动辄发怒,就会对别人和自己造成伤害。大学生的愤怒情绪可能源于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冲突等方面。例如,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大学生可能会因为情绪激动而大发雷霆,破坏人际关系。因此,大学生要学会采用心理调节的方法,缓解自己的冲动和愤怒情绪。可以通过自我控制、注意转移等方式来调节情绪,当感到愤怒时,先冷静下来,分析事情的利弊,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同时,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听音乐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缓解愤怒情绪。
如何应对情感困扰
提升认知能力
高校可以制定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案,营造出积极的校园气氛、班级气氛和集体气氛,吸引学生投入到学习和社交活动当中。例如,可以组织小组学习、团队项目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社交的温暖。通过这些方式,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能量,让学习的情绪成为学生的主导情绪。同时,定期开展心理讲座、班级谈话会等形式,将心理知识最大化地普及,提升学生自身情绪的认知能力。
加强情绪管理
培养学生情绪转移能力,当消极情绪产生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寻找原因,学会纵向自我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