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详解: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预防与治疗
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详解: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预防与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骶髂关节和脊柱,可导致疼痛、僵硬甚至脊柱强直。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专家团队在风湿免疫科领域有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面。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介绍强直性脊柱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在中医理论中,强直性脊柱炎属于“痹证”范畴,其主要病理特点是疼痛、肿胀、麻木、强直,久则畸形。国医大师李振华的弟子刘爱华教授认为,风、寒、湿、痰是主要致病因素,这些病邪会导致肝肾亏虚、筋骨羸弱、督脉瘀滞。
中医强调“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生髓,肾精充足则骨骼强健。肾虚督寒是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病机,寒湿之气侵袭脊柱,导致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最终引发疼痛和僵硬。此外,肝肾同源,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会导致筋骨失养,进一步加重病情。
中医预防和治疗方法
中医预防和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方法多样,主要包括中药外用、针刺疗法、灸法、推拿疗法、针刀疗法和蜡疗等。这些方法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和不适,改善病情。
中药外用:中药熏蒸、敷贴、药浴等形式能够局部直达病灶。药物在温热的水汽中逐渐释放,随着每一缕药烟渗透于皮肤,直达骨髓,所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舒缓,更有心灵上的抚慰。
针刺疗法:毫针、火针、水针等多种针刺手法,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疏通经络,调节内外平衡。针刺疗法能够达到局部和全身的治疗效果,调整机体功能,改善气血循环,缓解疼痛。
灸法:督灸、隔物灸、长蛇灸等方法,通过加热患处,达到深层次的治疗效果。灸法能够在局部形成温热效应,深入病灶,通筋活络,止痛效果显著。
推拿疗法:通过揉、捸、点、按等手法,达到舒筋活络、调理气血的效果。推拿疗法能够疏通督脉和膀胱经脉,温煦机体、驱散邪气,调整关节和软组织的紧张与僵硬。
针刀疗法:通过精细的操作,松解关节粘连,减轻疼痛。针刀疗法能有效阻止骨性融合,改善脊柱的活动度,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蜡疗:利用石蜡的持续温热效应,既能促进药物吸收,也能舒缓肌肉。就像是给酸痛的关节穿上了一件温暖衣物,让疼痛和僵硬逐渐消散在温热中。
专家临床经验分享
国医大师刘柏龄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他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与肾气关系密切,故在临床上常配伍杜仲、狗脊、熟地黄、淫羊藿等,这也是刘柏龄“治肾亦治骨”思想的体现。
刘柏龄将强直性脊柱炎分为两种证型:寒湿痹阻型和肝肾亏虚型。寒湿痹阻型以温化寒湿为主,常用五藤二草汤加减;肝肾亏虚型以补肾通督为主,常用温肾通督汤加减。他强调治疗此类疾病必辨明病因,审明何种邪气,分清楚主次。
中医治疗的优势
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优势在于:
整体调理:中医强调整体观念,从病因病机入手,注重调整人体的内在平衡。
副作用小:中医外治法和中药治疗副作用小,安全性高,适合长期使用。
个性化治疗: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综合疗效:中医治疗不仅能缓解症状,还能改善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成本效益:中医治疗方法成本相对较低,易于普及。
结语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病情。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遵循医嘱,坚持治疗。同时,中医治疗可以与西医治疗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