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三伏天说“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三伏天说“伏”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96265820_99995266/?pvid=000115_3w_a

炎炎夏日,人们常说“热在三伏”,这不,进入7月中旬后,天气真是一天比一天热,从早到晚跟蒸笼似的。在我国民间有“夏有三伏,冬有三九”之说,所谓三伏天是指中国农历小暑与处暑之间的一段时间,通常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

三伏天,又称“伏天”,即初伏、中伏、末伏,是中国农历中一年最热的时期。三伏天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为了躲避盛夏酷热设立“伏日”,后历经演变,结合五行理论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三伏天体系。《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伏天”一般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象征着炎热夏季的开始,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整个三伏天短则30天,长则40天,今年三伏天就是长伏共有40天,从7月15日入伏至8月23日出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