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红楼梦》:一部创造票房奇迹的越剧经典
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红楼梦》:一部创造票房奇迹的越剧经典
1962年,一部越剧电影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奇迹:以2角钱一张的票价,吸引了超过12亿人次观看,票房高达2亿元。这部影片,就是由徐玉兰、王文娟领衔主演的越剧《红楼梦》。
徐玉兰和王文娟,这两位越剧表演艺术家的相遇,堪称戏曲界的一段佳话。徐玉兰创立的“徐派”艺术,以高亢激昂的唱腔和潇洒豪爽的表演著称;而王文娟则以细腻传神的表演和委婉动听的唱腔闻名。两人在舞台上的合作,堪称珠联璧合。
1958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上海越剧院决定创排越剧《红楼梦》。这部作品汇聚了当时越剧界的顶尖艺术家:除了徐玉兰和王文娟,还有吕瑞英、金采风、徐天红等流派创始人,以及众多优秀编导音美人员。为了准确把握人物性格,导演要求徐玉兰和王文娟反复研读原著,据说至少要读20遍。
越剧《红楼梦》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词曲创作上,既保持了戏曲唱词的韵味,又做到了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比如宝玉的“从此后与你春日早起摘花戴,寒夜挑灯把谜猜”,黛玉的“我一生与诗书作了闺中伴,与笔墨结成骨肉亲”,都成为了广为传唱的经典唱段。
在板腔体的应用上,越剧《红楼梦》打破了传统戏曲整齐划一的句式,采用了杂言局、长短句等灵活多变的形式,使唱腔更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这种创新性的艺术处理,使得整部作品既保持了传统戏曲的韵味,又具有了现代艺术的感染力。
越剧《红楼梦》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戏曲界。它不仅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戏曲电影,更成为了《红楼梦》改编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影片中徐玉兰饰演的贾宝玉,温文尔雅、深情款款;王文娟饰演的林黛玉,聪明伶俐、机智过人。这些艺术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在了观众的心中。
这部作品的成功,不仅在于其艺术价值,更在于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它以戏曲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和喜爱上了《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同时,它也为越剧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成为了越剧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时至今日,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的越剧《红楼梦》依然在舞台上绽放着光彩。它不仅是越剧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这部经典之作,将永远流传在戏曲艺术的长河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