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以旧换新”热潮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春节前“以旧换新”热潮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2025年伊始,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标志着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正式落地。这一政策不仅涵盖了传统的家电、数码产品,还首次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纳入补贴范围,为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优惠。
政策加码,补贴力度空前
根据最新政策,个人消费者在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时,可享受产品销售价格15%的补贴,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不超过500元。而家电产品方面,购买2级或1级能效的冰箱、洗衣机、电视等12类家电产品,补贴标准分别为产品销售价格的15%和20%,每件补贴最高可达2000元。
市场反响热烈,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政策出台后,各地商家积极响应,掀起了一轮以旧换新热潮。在北京,多家数码产品卖场已经贴出“手机国家补贴15%”的标识,并推出叠加优惠活动。在河南濮阳,手机销售店已经开始登记消费者意向信息,等待政策正式落地。而在上海,各大电器商场更是结合新年消费季,推出多重优惠促销活动,政府补贴、商家优惠和厂家让利三重利好叠加,让消费者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实惠。
消费者参与踊跃,但需理性对待
以旧换新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激发了消费者的换新热情。据统计,截至2024年12月19日,全国汽车报废更新近270万辆,汽车置换更新超310万辆,超3330万名消费者购买相关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5210万台,家装厨卫“焕新”补贴产品超5300万件。
然而,在参与以旧换新活动时,消费者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有消费者反映,部分平台的旧品评估价格存在不合理现象,如一位网友在小红书上表示,其使用不到两年的AirPods Pro一代耳机仅被评估为110元,远低于市场合理价值。因此,消费者在参与以旧换新时,需要仔细了解各平台的评估标准和补贴细则,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必要时可以多平台比价,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
以旧换新,换出新生活
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优惠,更推动了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一方面,消费者得以用更优惠的价格享受到性能更优、品质更好的新产品;另一方面,企业也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步伐,推动相关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随着春节临近,以旧换新活动将迎来又一轮高潮。无论是想要升级家电的消费者,还是想换新手机的年轻人,都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政策红利,为自己和家人选购心仪的产品。但同时也要保持理性消费的态度,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让以旧换新真正成为提升生活品质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