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重庆长寿: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先行示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重庆长寿: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先行示范

引用
1
来源
1.
http://cq.news.cn/20240415/c3f0e79227254cd1b740b9ff8a1a229b/c.html


长寿经开区 摄/廖涛


重钢智能化码头 摄/李辉

核心提示

近年来,重庆市长寿区抢抓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雄厚的产业基础,以做大做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为统领,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全力畅通道、建枢纽、优服务、促发展,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交通数据能力中心、江海联运中转枢纽、“通道+经贸+产业”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和产业链供应链国际要素资源集散中心,跑出了联通世界加速度,汇聚起开放发展新动能。

2020年长寿班列首发以来全区经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发运货物超2.3万标箱、货运值超33亿元,总量位居全市前列。A级以上物流企业6家,数量位居全市第7位。2023年港口货物吞吐量、铁路货运量分别增长10%、9.8%;实现外贸进出口101.1亿元、离岸服务外包1.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超1200万美元。

畅通物流大通道 物流枢纽节点功能日益凸显

2023年,长寿区相继开通了多条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包括“广西-长寿”上行班列、“贵州-长寿”区域班列、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以及中欧班列(成渝)长寿多式联运集结中心班列等。今年2月,老挝铁矿石经中老铁路上行至重钢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首发成功,为重钢提供了另一条原材料供应物流大通道。

长寿区制定《长寿区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五年实施方案(2023—2027年)》,重点推进立体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形成以“三货站多专线”铁路物流网、“一环多横多纵”公路集疏运网络和长寿港衔接通江达海的水运物流网为骨架的对外交通网络。

目前,长寿区已构建起立足长寿、服务重庆、辐射西南、西北的多式联运体系,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节点功能日益凸显,对外开放能级不断提升。

数字化赋能 提高跨区域数字化运营服务能力

在重庆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长寿),工作人员以重庆钢铁集团的数字化转型为例进行介绍,通过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让该企业提升了安全系数,生产效率提高46.78%,运营成本降低16.08%。

长寿区还在提升重型卡车物流能效方面下功夫,通过推动重卡换电降低其运营成本,提高效率,实现绿色运输。在长寿纯电动重卡换电站,一辆载重为40吨的黑色纯电重卡在工业机器人的操作下,最快3分钟便可完成换电。

下一步,长寿区将加快建设多跨协同的数字通道平台,推动航运企业深度融入智慧长江物流工程,推进物流企业融入通道公共信息平台,推广使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融入全市“1+5+N”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体系;大力推动“省部共建”,加快建设1个数字交通调度指挥中心和数字运输物联网、换电重卡数字网、数字物流服务网、大宗物流数字网4个数字服务网络,形成“1+4”数字交通示范工程体系;建设智慧港口,开发数字化在港口物流装卸、运输、仓储等各类场景的应用,加快构建港口全局“一屏掌控”、指令“一键智达”、执行“一贯到底”、监督“一览无余”数字化协同工作场景。

同时,加快发展数字物流,加快建成投用长寿区西部陆海新通道数字运输物联网平台,全力支持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提升,推动智慧运输、智慧仓储、智慧配送整体提升。推动绿色物流发展,积极引导长距离大宗物资“公转铁”“公转水”,提高铁路、水路货运量占全区社会货运量的比重,高标准建设绿色公路、绿色码头,打造长寿区绿色水上物流综合服务中心,推广应用新能源物流车,不断提升通道数字化运营服务能力。

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 推动“通道+经贸+产业”联动发展

在长寿发展20余年的企业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复材”),是一家以研发、生产、销售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的企业,每年从重庆发往各地的产品达70余万吨,其出口的普货还可直接在冯家湾海关监管场所清关。

国际复材降本增效的案例并不是孤例。这得益于长寿枢纽运输能力扩容升级和枢纽功能的不断完善,推动了长寿产业、通道与贸易实现了深度融合发展。

目前,在长寿,包括环松科技、巴斯夫、云天化、望变电气等20余家企业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出口,方向主要为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国家和地区。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由此推动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用好国际资源和市场,促进产业扩链补链,带动长寿制造、服务“走出去”和反向投资。

截至2023年,长寿区开展外贸业务企业80家,17家企业进出口超千万美元,5家企业走出国门投资兴业。化工产品、医药中间体、装备制造等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RCEP市场约占36%。

未来,长寿区将依托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钢铁冶金等产业,整合制造业物流资源,开展从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到产品分拨配送的全过程物流服务,延伸采购、交易结算、供应链金融、分销组织等服务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集群。完成经开区江南循环经济临港仓储贸易区综合开发项目、天然橡胶现货交易市场、木材石材加工物流园等一批临港产业项目建设,打造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新材料高地。重点发展一批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创新模式、代表性企业和知名品牌。发挥链主企业联动上下游企业作用,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协同提高生产服务专业化水平。加强通道跨境产能分工合作,支持企业沿通道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培育壮大一批产业链跨国公司。

同时,实施“百团千企”国际市场开拓计划,推进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西药)、欧洲重庆中心新材料产业基地扩容提质,深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做强一般贸易,做大加工贸易。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发展川维化工跨境电商,大力实施工业“十百千万”行动,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外向型企业。

本文原文来自新华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