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沿海地区气候变化风险预警:从监测到应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沿海地区气候变化风险预警:从监测到应对

引用
中国气象网
11
来源
1.
https://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2501/t20250124_6828804.html
2.
https://www.cma.gov.cn/ztbd/2024zt/20240402/2023032406/202406/t20240623_6370173.html
3.
https://aoc.ouc.edu.cn/2024/1022/c15171a487077/pagem.htm
4.
http://www.news.cn/energy/20240508/405ac8f2ee0747b4a436cf02c8568f2b/c.html
5.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6/content_6957013.htm
6.
https://dialogue.earth/zh/3/40094338/
7.
http://www.cenews.com.cn/news.html?aid=1154006
8.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625f072e4b0e375ac0c4a60.html
9.
http://www.news.cn/20240905/638a497c794544ff8e4b3c77e62fc23b/c.html
10.
http://m.tapchiqptd.vn/zh/%E7%A0%94%E7%A9%B6%E4%B8%8E%E4%BA%A4%E6%B5%81/%E6%B5%B7%E6%B4%8B%E8%B5%84%E6%BA%90%E5%8F%AF%E6%8C%81%E7%BB%AD%E5%BC%80%E5%8F%91%E5%88%A9%E7%94%A8%E5%92%8C%E6%B5%B7%E6%B4%8B%E6%B5%B7%E5%B2%9B%E7%8E%AF%E5%A2%83%E4%BF%9D%E6%8A%A4%E6%88%98%E7%95%A5%E7%9A%84%E6%96%B9%E5%90%91%E5%92%8C%E4%BB%BB%E5%8A%A1-21506.html
11.
https://wmo.int/zh-hans/news/media-centre/wmo-qihoufuwuzhichiqihouxingdong

2023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出72毫米,创下1980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这一触目惊心的数据,揭示了中国沿海地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气候变化风险。

海平面上升:最直接的威胁

海平面上升是气候变化最直观的表现之一。数据显示,1993年至2023年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达到每年4.0毫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一看似微小的变化,却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生态系统的警报

海平面上升首先威胁的是沿海生态系统。以渤海为例,2023年海平面较常年高出122毫米,达到历史最高位。这导致了海岸线的持续侵蚀,湿地面积缩减,生物栖息地丧失。红树林、珊瑚礁等重要生态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城市安全的考验

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正面临着海平面上升带来的直接威胁。2022年,长江全流域干旱期间,咸潮入侵上海长江水库取水口长达90多天。更令人担忧的是,当台风“梅花”活动时,上海入海口近海区域形成海水倒灌,严重影响城市供水安全,各大超市出现抢水情况。

经济发展的隐患

海平面上升还对海洋经济构成重大威胁。2023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达9.9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9%。然而,海平面上升导致的海岸防护能力下降,给港口航运、临港产业带来安全风险。同时,海岸侵蚀也影响了沙滩浴场等海洋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极端天气:频发的挑战

除了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进一步加剧了沿海地区的风险。2024年,中国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强发。

  • 超强台风:秋季台风“摩羯”以超强台风等级登陆海南文昌,刷新了秋季登陆中国的最强台风纪录。9月16日,“贝碧嘉”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上海的最强台风,三天内上海首次遭遇两个台风袭击。

  • 暴雨洪涝:辽宁葫芦岛遭遇罕见特大暴雨,最大过程降水量达540毫米。海南在10月份遭遇“暴雨列车”袭击,引发严重次生灾害。

  • 高温热浪:南方地区经历史上第二强高温过程,上海连续12天最高气温超过37℃,重庆沙坪坝高温日数达77天。

预警监测:应对之道

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风险,中国正在积极构建完善的预警监测体系。

自然资源部建立了集海洋站、雷达、浮标、船舶、无人机、卫星遥感于一体的“陆海空天”综合观测监测网。监测要素涵盖海洋生物、水文气象、水体环境、沉积环境,监测区域以近岸海域为重点,覆盖我国管辖海域。

预警监测体系不仅关注海平面上升,还涵盖了赤潮、浒苔绿潮等生态灾害的监测。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重点海域的全天候监测。

在预警监测的基础上,中国还采取了一系列适应性管理措施:

  • 优化空间布局:探索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措施分类管理,严格保护自然岸线,建立健全自然岸线管控制度。

  • 强化生态修复:加强红树林、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实施互花米草、浒苔绿潮等生态灾害的联防联治。

  • 提升防护能力:将海平面上升纳入海岸防护设施设计,提升港口、堤坝等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

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但通过科学预警和系统应对,中国正在为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