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东安古城:沂蒙山腹地的3000年商代古城
揭秘东安古城:沂蒙山腹地的3000年商代古城
近日,山东沂源县东里镇的东安古城遗址传来重大考古发现:经专家论证,这座位于沂蒙山腹地的古城,不仅拥有5000年文明史,更是一座延续了3000多年的商代古城。这一发现,不仅改写了人们对沂蒙山区古代文明的认知,更为研究商周更替等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新的实物证据。
东安古城:3000年城建史的实物见证
东安古城遗址最早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配合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采集和出土了一部分器物。之后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淄博市文物局、沂源县文化局对古城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任相宏多次参与考察,先后发现龙山文化时期玉器、龙山陶片、商代铜铙、弓形器,西周和东周陶器、春秋战国陶器、玉器及汉代画像石、铁三足盆、瓦当等文物,瓦当多有文字,还发现了殿宇、城墙残迹,文化层厚约1.5米-3米,是一处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的遗址。东安古城遗址于2006年12月7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10月,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的专家教授对东安古城及周边遗迹进行了现场考察。专家组一致认为,东安古城从史前大汶口文化时期到隋代一直是一处重要的区域文化中心遗址,出土遗物规格较高。东安古城西南的唐庄村和东南的院峪发现的大汶口时期的玉器,规格较高,说明5000多年前,这里就有古人类聚落和活动。
出土文物揭示古城辉煌历史
东安古城出土的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商代青铜器。其中,一组带有兽面纹的铜铙尤为珍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岳洪彬指出,这些青铜器与殷墟中的青铜器非常相似,暗示着东安古城可能是商朝在东方的重要据点。
另一件重要文物是汉代的“盖侯马久”烙印。这枚烙印字迹清晰,印纽形制独特,为覆斗形,与一般汉印不同。专家解读认为,“马久”可读作“马灸”,涉及汉代的牲畜烙印制度。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确认东安古城的历史地位提供了重要线索。
历史价值:商周更替与纪国变迁的重要见证
东安古城的发现,为研究商周更替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新的线索。周武王灭商后,商朝军队主力的去向一直是个谜。东安古城出土的商末周初觚的底座,以及与殷墟相似的青铜器,可能揭示了商朝军队在东方的活动轨迹。
此外,东安古城还是研究纪国历史的关键遗址。结合西鱼台姑子坪遗址和纪王崮春秋大墓,专家们认为东安古城是春秋时期纪国的浮来邑,战国时期齐国的盖邑,秦汉时期盖城和盖县治所,魏晋至隋代东安郡治所在地。这些发现为探索纪国晚期的历史变迁提供了重要考古资料。
未来展望:打造文化新地标
东安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为当地的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沂源县东里镇已规划以东安古城为核心,打造东安古城文化带,积极推进文物遗址的展示利用工作。
东安古城遗址的发现,揭示了这片土地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东安古城的谜团将逐渐被解开,更多的历史故事也将在未来被人们所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