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面:从街头小吃到百亿产业
重庆小面:从街头小吃到百亿产业
“老板,来二两小面!”一声清脆的吆喝,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大街小巷荡漾着油辣子、花椒、葱花等诱人的香气,是重庆人开启美好一天的“打开方式”。
从街头小吃到百亿产业
重庆小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1927年,天津商人单松年在重庆牛角沱创办新丰面粉厂,为重庆小面的普及奠定了基础。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这碗看似普通的面条,已经成为重庆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
产业规模:8.4万家门店的“小面帝国”
目前,重庆全市小面门店数量已超过8.4万家,每天堂食销售的小面数量约1300万碗。这意味着,平均每3个重庆人中,就有1个人每天至少要吃一碗小面。小面年产值更是突破400亿元,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
经济带动:从就业到产业链的全方位影响
重庆小面产业的发展,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据统计,8.4万家小面店中,60%以上是本市农村居民和大学生创业开的店,或是进城务工的夫妻门店,或是下岗工人再就业的平台。
在产业链方面,重庆已形成年加工100万吨小麦、45万吨面粉的生产能力,为小面产业提供坚实的原料保障。同时,全市20余家重点粮油生产企业、80余家重点调味品生产企业,为重庆小面提供多样化的“味道包”。
政策支持:打造5000亿级产业集群
重庆市政府高度重视小面产业发展,将其作为5000亿级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的重点打造对象。大渡口区成立了重庆小面产业园,已引育69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覆盖生产、营销、物流、包装等全产业链环节。
标准化建设:确保品质与安全
为推动重庆小面产业健康发展,重庆市陆续制定发布了《重庆小面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重庆小面生产技术规范》《重庆小面门店经营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这些标准体系的建立,不仅保障了预制小面的食品安全,也提升了产品质量。
“出海”计划:让重庆味道香飘四海
近年来,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欧班列等国际物流枢纽,重庆小面预包装产品已经“漂洋过海”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预计到2027年,出口的重庆小面品牌将超过20个,出口商品种类上百种,出口国家和地区达到30个以上,出口额将突破百亿元。
未来展望:从“地方小吃”到“世界美食”
重庆小面产业的发展目标远不止于此。重庆市政府计划将其打造成世界级美食爆品品类,让这碗充满麻辣鲜香的小面,成为继火锅之后又一张闪耀世界的重庆美食名片。
从街头小吃到百亿产业,重庆小面的发展历程,见证了重庆饮食文化的魅力,也展现了重庆经济的活力。未来,这碗承载着重庆人独特记忆的小面,将继续书写属于它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