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社部&高院发布17个加班费典型案例,这些情况你也能拿加班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社部&高院发布17个加班费典型案例,这些情况你也能拿加班费

引用
新浪网
9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16/doc-inefcmaf7063376.shtml
2.
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240303/a4bd1ea51f1a44969fab28c90542937b/c.html
3.
https://bk.taobao.com/k/tianmaokefu_966/eff67e2c06afa8f965f0e933ece3a1ce.html
4.
https://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451201.html
5.
http://bj.bendibao.com/news/20241114/367407.shtm
6.
https://rsj.beijing.gov.cn/bm/ztzl/dxal/202412/t20241217_3968004.html
7.
http://xxgk.jl.gov.cn/zcbm/fgw_97992/xxgkmlqy/202412/t20241226_9016855.html
8.
http://www.xz.jcy.gov.cn/qwfb/202412/t20241227_6779130.shtml
9.
https://www.trendlink.com.tw/blog/work-extra-hours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加班费的17个问题详细解答及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深入解析了加班费的计算方法、支付标准以及相关法律规定,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了明确的指导。通过这些权威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最新劳动法对加班规定的具体应用,从而保障双方权益,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01

加班费计算标准:三种工时制有何不同?

根据我国《劳动法》及相关规定,我国的工时制度主要分为三种:标准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

  • 标准工时制: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 综合计算工时制:采用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 不定时工作制:针对因生产特点、工作特点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所采用的特殊工时制度。

根据《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用人单位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度的,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加班工资。因此,如果你是不定时工作制,那加班工资可能就跟你无缘了。只有标准工时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制的劳动者,才能依法主张加班费哦!

02

法定节假日vs休息日:加班费怎么算?

在标准工时制下,加班包含三种情形:延时加班、休息日加班和法定休假日加班。

根据最新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2024年修订)规定,全年法定节假日共13天:

  • 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 春节,放假4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至初三)
  • 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 劳动节,放假2天(5月1日、2日)
  • 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 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 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至3日)

因此,上述13天为法定节假日,如果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应支付三倍工资。其他的周末休息日及调休的休息日加班,用人单位就需支付两倍工资。

03

加班审批未通过,还能拿加班费吗?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公司都实行加班审批制度。那么,如果加班未获审批,是否还能主张加班费呢?

北京平谷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给出了答案。员工徐某在下班后负责公司电话热线值守工作,公司以未申请或通过加班审批为由,拒绝给付加班费。法院经审理认为,这属于指令性加班,判决公司支付员工加班费等共计1.3万元。

多位专家指出,判定劳动者是否加班、用人单位是否应支付加班费,关键在于厘清加班是否由用人单位安排或要求,而非有无加班审批制,且在有加班审批制的情况下,还需关注加班审批制是否实际执行。

04

如何证明加班事实?

在主张加班费时,劳动者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加班证据:

  • 加班审批单
  • 排班表
  • 考勤记录
  • 加班工作记录
  • 加班报销凭证
  • 加班通知
  • 证人证言

专家提醒,劳动者在加班时要注意保存相关证据。如果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但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

05

诚信为本,合法维权

诚实信用是劳动法的重要原则。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都要讲诚信。劳动者应当遵守劳动纪律、完成劳动任务,用人单位亦应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大家互相尊重,才能和谐共处!

通过这些典型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国家正在不断完善劳动法律法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为劳动者,我们也要增强法律意识,了解自己的权利,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应依法管理,合理安排工作,避免不必要的劳动争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