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居民健康档案”——贯穿一生的健康资料!你建立了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居民健康档案”——贯穿一生的健康资料!你建立了吗?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61198582_121118847

居民健康档案是记录个人全生命周期健康信息的重要资料库,从出生到老年,涵盖疾病史、遗传史、生活环境等关键信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不仅有助于个人健康管理,还能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是实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基础。

什么是居民健康档案?

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健康状况的资料库。记录着居民疾病家族史、遗传史和生活、工作环境等状况。

从出生开始,记录着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期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与预防保健管理信息;

妇女人生各期,特别是怀孕期的健康管理信息;

老年人健康管理与各时期患病时的医疗保健信息等。

哪些人可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所有城乡居民,凡是在辖区居住半年以上的,包括户籍及非户籍人口(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肺结核患者人群为重点),都可以在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申请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有什么好处?

提供这项服务会对居民的整体健康管理带来很多便利:

1.医务人员可以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做出基本健康评价,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2.居民有了健康档案,可以享受到连续的、综合的健康照顾。医务人员通过查看健康档案信息,可以系统地了解居民不同阶段的健康状况与动态变化、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所患疾病的诊治情况及病情变化,从而对居民的健康状况做出综合评估,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更好地促进健康、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

3.随着健康档案逐步实现电子信息化管理,居民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之间实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减少重复检查,降低医疗费用,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4.医务人员通过对辖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分析,可以发现辖区内的主要健康问题,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怎样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咨询,或接受群体卫生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服务时,由基层医务人员负责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医务人员开展入户随访等工作的时候也会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居民健康档案包括哪些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严重精神障碍和肺结核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转诊、会诊记录等。

建立健康档案时主要询问哪些内容?

个人基本情况包括:

1.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医疗保险类别与血型等基础信息;

2.药物过敏史、职业病危害因素等暴露史;

3.农村地区还要询问一些厕所、饮用水等家庭生活环境情况。

居民当前健康状况包括:

1.有无不适症状;

2.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等生活方式;

3.以前主要疾病的患病和治疗情况;

4.住院、手术、输血等情况;

5.预防接种情况;

6.最近1年的主要用药情况等。

建立健康档案时的体检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体温、脉搏、血压、身高、体重等检查;

2.视力、听力、运动功能等检查;

3.皮肤、心脏、肺、腹部等一般体格检查。

个人健康档案的内容会被他人得知么?

不会!

在档案建立和使用过程中,保护居民基本信息和健康信息等个人隐私是医务人员最基本的原则。

在档案建立和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相关记录,会由专人负责管理。建立的电子健康档案,会按要求做好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的保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