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清凉峰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华南梅花鹿迎来新家园
浙江清凉峰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华南梅花鹿迎来新家园
2024年7月5日,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在摩洛哥召开的第3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国际协调理事会上,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扩区方式成功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这是中国首次以生物圈保护区扩区的方式申报成功,标志着清凉峰的生态保护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清凉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主峰海拔1787.4米,是浙江西北部的制高点。保护区总面积达11252公顷,横跨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区,拥有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这里不仅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华南梅花鹿的核心种源保护地,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物种基因库。
华南梅花鹿的守护者
在清凉峰,最引人注目的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华南梅花鹿。这种美丽的生灵曾因栖息地破坏而数量锐减。上世纪90年代,保护区建立前,华南梅花鹿种群数量一度降至80余头。然而,在保护区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如今这里的华南梅花鹿数量已增长至300余头。
这一显著成就的背后,凝聚着保护区工作人员的智慧与汗水。他们通过实施动植物资源现状评估、珍稀濒危物种抢救保护、栖息地修复等一系列措施,为梅花鹿营造了安全的栖息环境。2003年,保护区在千顷塘周边建设了华南梅花鹿救护繁育试验场,如今已扩展到180余亩。自2019年起,保护区先后开展了6次野外放归试验,共计放归81头个体。
为了更好地监测放归个体,保护区为部分梅花鹿佩戴了野生动物追踪项圈,通过卫星定位追踪其行动轨迹和生活规律。这些科学手段的应用,不仅为研究提供了宝贵数据,也为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清凉峰的生态价值远不止于此。据统计,保护区内现有高等植物2452种,脊椎动物355种,昆虫2567种。其中,不乏银缕梅、黑麂、中华穿山甲等珍稀濒危物种。这里不仅是“奇花珍兽的王国”,更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地。
为了守护这片生态净土,保护区构建了全面、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模式。在传统高山瞭望、地面巡逻的基础上,保护区搭建了视频监控系统等数字化管理平台,建成野外视频监控前端38个,实时监测野外用火、违规采摘、人为活动等行为。同时,保护区还布设了115台红外相机,通过长期监测,了解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撑。
未来展望:打造生态文明新样板
2025年,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在杭州举办,这为清凉峰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保护区将以此次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为契机,进一步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全球生态保护事业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力量。
从一座地方性的自然保护区,到跻身世界级生物圈保护区,清凉峰的生态保护之路越走越宽广。未来,这里不仅将继续作为华南梅花鹿等珍稀物种的庇护所,更将成为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