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挨床就头晕,到底是咋回事?带你认识“耳石症”
一挨床就头晕,到底是咋回事?带你认识“耳石症”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起来或躺下的瞬间、在床上翻身或弯腰捡东西时,突然天旋地转,甚至恶心、呕吐。但保持不动后,过一小会儿这些症状就缓解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很可能是你耳朵里的“耳石”在作祟,俗称“耳石症”。医学上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图片来源 | 网络
“一挨床就头晕”是典型症状
耳朵有两大功能,除了负责听觉,还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
在内耳里,有负责听声音的耳蜗,也有负责平衡的前庭器官和半规管。其中,在前庭器官的表面附着一些微小的颗粒,这就是“耳石”。
图片来源 | 网络
当这些耳石因为各种原因脱落,掉进了半规管里,就像是小石头掉进了迷宫里。
图片来源 | 网络
每当我们改变头部的位置时,比如起床或卧床,耳石受到重力的影响,就会在半规管内活动(就像滚动的弹珠)。
这种滚动会产生一种加速度,导致我们的大脑接收到错误的平衡信号,于是我们就会感到天旋地转,这就是眩晕的感觉。
大多数时候,只要我们保持头部静止不动,耳石就会因为重力的作用落到半规管的最低处,不再滚动,眩晕的感觉也就会慢慢消失。
“耳石症”到底怎么晕的?
◉良性
一周左右可自行缓解,但头晕恶心的过程很痛苦,外出有跌倒风险。
◉阵发性
每次发作可能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不等。
◉位置性
头一动就晕,比如早晨起床、半夜翻身、躺下的一瞬间、抬头、低头时出现头晕;当保持头部静止不动时,症状通常会慢慢减轻或消失。
◉眩晕
晕的感觉往往是天旋地转,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走不成路。
注意:梅尼埃病也会有反复发作的眩晕,但眩晕发作持续时间一般在20分钟至12小时,头位变动往往没有明显影响,可伴有听力下降。颈椎病引发的头晕则一般是头昏,通常没有视物旋转。
耳石症挂哪个科?
正确方法是首选【眩晕门诊】
一般是怎么治疗的呢?
对于耳石症的治疗,手法复位是常用的有效方法。在接受复位治疗后,部分患者的眩晕症状会立即得到缓解。
图片来源 | 网络
复位后,部分患者可能有持续的头昏沉感,这通常是由于前庭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所致。患者不必过于紧张。可以通过适当的活动促进前庭功能的康复。
如何防止耳石再“乱跑”
◉复位当天,静坐半小时
复位治疗后,静坐半小时有助耳石稳定在椭圆囊,避免它再次脱落。
◉3天内,床头抬高45°
复位治疗后3天内,将床头抬高45°,可以在床头多铺一床被子营造一个斜坡,注意不要单纯垫高枕头,以免影响颈椎。睡觉时要轻轻地向后躺下,左右翻身时也应轻柔。
◉一周内,避免美发和牙科检查
由于美发、牙科检查时,患者会被要求将头部保持在某些特殊的位置,易致耳石再次脱落。
◉半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
复位半个月内应避免登高、游泳等较剧烈运动,保证睡眠充足、心情舒畅、忌烟酒,以免焦虑急躁、睡眠不足、过度劳累再次诱发耳石脱落。
经过多次耳石症的发作,部分患者会逐渐摸索出其中的规律,比如熬夜了、劳累了、最近压力太大或者免疫低下等,注意避免此类因素,就能减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