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保养全攻略:从日常保健到运动训练,全方位守护关节健康
膝盖保养全攻略:从日常保健到运动训练,全方位守护关节健康
膝盖是人体重要的关节之一,位于大腿和小腿之间,由股骨、胫骨和髌骨组成,并由肌肉、4条韧带和关节软骨等软组织包裹,以缓冲骨头间的摩擦并吸收冲击力。它不仅帮助腿部自由弯曲,使我们能够行走、奔跑和跳跃,还承担着支撑上半身重量的重要任务。然而,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台湾膝关节退化盛行率高达15%,相当于每6人就有1人饱受膝盖疼痛之苦。而且近年来,退化性关节炎患者的年龄层逐渐下降,40多岁的患者也屡见不鲜,这表明膝盖问题已经不再局限于高龄人群。
1. 如何保养膝盖?
1.1 避免伤害膝盖的动作
应避免久站、长时间步行、搬运重物、蹲跪、坐矮椅子、激烈跑跳、频繁爬楼梯等对膝盖较为伤害的活动。如果工作需要长时间蹲跪或搬运重物,应做好保护措施,例如佩戴护膝、使用辅助工具(如推车、使用座椅电梯)等。
1.2 培养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 坐姿:保持腰背挺直,双脚平放在地面上,避免膝盖过度弯曲或悬空。
- 站姿:保持身体直立,不驼背,膝盖微弯。
1.3 维持健康体态
过度肥胖会增加膝关节的负担,因此应注意控制体重。减重时应循序渐进,建议咨询医师或营养师,制定合适的减重计划,同时避免进行过度激烈或不当的运动(如长时间跑步),以免造成膝盖受伤。
1.4 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
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膝盖周围肌肉的力量,有助于保护膝关节。建议选择对膝盖负担较小的运动,例如游泳、骑自行车、健走等。运动前应做好热身,运动后应做好伸展,避免长时间、过度运动。
1.5 善用辅助器具
在日常生活中可适当使用辅助器具,例如护膝、拐杖等,以减轻膝盖的负担。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也很重要,例如护膝的尺寸可依照膝盖周长来选择尺寸,不应过大或过小;拐杖的高度则建议调整至身高减去40厘米的高度。
1.6 适当热敷
热敷可以促进膝盖的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改善不适。热敷的时间建议每次以10~30分钟、每天重复3次为宜。同时注意热敷温度控制在38~40度,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可隔着衣物或使用热毛巾等,以免烫伤。
1.7 多晒太阳
日晒可以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转化,而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质的吸收。根据卫生福利部的建议,每天不要擦防晒乳(需注意不要晒伤)、晒太阳10~20分钟,以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
2. 膝盖保养运动
强健有力的肌肉是膝关节稳定的基础,尤其当肌肉力量薄弱时,很容易在运动或日常活动中因过度拉扯而受损,引发疼痛。为了预防和改善膝盖疼痛,锻炼肌肉是非常重要的。肌肉锻炼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减少膝关节受伤的风险。
2.1 肌肉训练篇
- 甩腿踢:扶着墙壁或椅子、以单脚站立,非施力脚向身体抬至约45度角、向外轻踢至身直,每脚重复15~20次。
- 坐姿抬腿:采用坐姿、膝盖弯曲90度、脚底平放于地面,轮流抬起单腿,膝盖靠近身体约8~10秒,每脚10~15次。
- 坐姿膝盖向前打直:采用坐姿、膝盖弯曲90度、脚底平放于地面,将脚向前举起、膝盖成打直状态、伸直后即可弯曲放下,每脚8~10次。
2.2 肌肉伸展篇
- 交叉后弓步:踩交叉后弓步,单脚向后踩时身体微微往下蹲至肌肉有轻微紧绷感,每脚持续约5~8秒,每次10组。
- 站姿单脚向外伸展:扶着墙壁或椅子、以单脚站立,非施力脚打直向外举起、上抬伸展,每脚重复8~10次。
- 侧躺曲腿:采用侧躺姿势、上方的脚向后勾、手轻拉至肌肉有微微紧绷感,每次维持10~15秒,重复3次后换脚。
- 趴下抬腿:采用趴着姿势,单脚向屁股弯曲举起至肌肉出现微微紧绷感,每次维持8~10秒,重复3次后换脚。
3. 膝盖保养饮食建议
饮食也是膝盖保养的重要一环。通过摄取适当的营养素,可以帮助滋补强身、保持健康。以下是6大对膝盖保养相关的营养素及其相关食物:
- 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软骨的主要成分之一,可以帮助膝盖软骨保持弹性和润滑。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包括猪蹄、鸡脚、鱼皮、鸡软骨等。
- 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帮助促进钙质吸收,有助于帮助骨骼与牙齿的生长发育,同时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生理。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黑木耳、鲑鱼、香菇等。
- 维生素C:维生素C可以帮助促进胶原蛋白的形成,增进体内结缔组织、骨骼的生长。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包括糯米椒、芭乐、青江菜、甘蓝。
- 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可以帮助牙齿和骨骼的发育与生长,同时增进皮肤与黏膜的健康。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包括胡萝卜、地瓜、南瓜、菠菜。
- 钙质:钙质能够帮助血液正常的凝固功能,同时有助于维持骨骼正常发育及健康,以及肌肉与心脏的正常收缩及神经的感应性。富含钙质的食物包括鱼干、牛奶、起司、豆腐、黑芝麻、海带。
- 葡萄糖胺:葡萄糖胺是人体软骨中的成分之一,可以帮助维持膝盖软骨正常运作。富含葡萄糖胺的食物包括虾子、螃蟹、贝类等甲壳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