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的京味儿:探访东来顺、天福号与全聚德
冬日里的京味儿:探访东来顺、天福号与全聚德
冬天来了,正是品尝老北京美食的好时节!东来顺、天福号、全聚德这三家百年老字号,分别以其涮羊肉、酱肘子和烤鸭闻名于世。这些美食不仅承载着北京的历史文化,更让每一位食客都能感受到地道的京味儿。
东来顺:涮羊肉的百年传奇
东来顺饭庄始建于1903年,原址在老东安市场北门。创办人丁德山最初经营粥铺,后来在东安市场失火后,重建了三间瓦房,开始经营“东来顺羊肉馆”。为了招揽生意,东来顺不惜重金从前门外正阳楼饭庄挖来一位刀工精湛的名厨,专门负责涮羊肉的切制。
东来顺涮羊肉的特色在于八大特点:选料精、刀工美、调料香、火锅旺、底汤鲜、糖蒜脆、配料细、辅料全。其中最令人称道的是其刀工,切出的羊肉片薄如蝉翼,铺在青花瓷盘里能隐约看到盘上的花纹。2008年,东来顺涮羊肉制作技艺更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天福号:酱肘子的传奇故事
天福号始创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其酱肘子一直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皮不回性、浓香醇厚的特点享誉京城。更令人称道的是,其制作技艺于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天福号酱肘子的成名颇具传奇色彩。据传,创始人刘德山的儿子在值夜看管煮肉汤锅时睡着,导致肉烂如泥。刘德山急中生智,将尚能成形的酱肘子出售,恰好被刑部大臣买去招待客人。结果,这锅意外煮糊的酱肘子大受欢迎,从此声名远扬,连太后和皇上也专门派人来购买。
全聚德:烤鸭的匠心传承
全聚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4年,创始人杨全仁在前门大街挂出了“全聚德”的金字匾额。全聚德烤鸭选用优质的北京填鸭,采用传统的挂炉烤制方法,用果木炭火慢慢烤制,使得烤鸭皮色金黄,肉质鲜嫩,口感酥脆。
全聚德烤鸭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从鸭子的养殖、饲料到屠宰等环节都有严格要求。烤制时采用特殊的调料和佐料,如葱、姜、八角、桂皮等,使得烤鸭的味道更加鲜美。值得一提的是,全聚德前门店内还保存着一面老门面墙,这面长9.3米、高3.8米、厚0.3米的老墙,见证了全聚德150多年的发展历程,2011年被列入第八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传承与创新:老字号的新篇章
如今,这三家老字号都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东来顺在保持传统铜锅涮肉的同时,推出了景泰蓝火锅;天福号在坚持传统工艺的同时,开发了更多熟食产品;全聚德则在保持传统烤鸭品质的同时,不断优化服务和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食客。
这些老字号不仅是美食的代名词,更承载着北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不妨走进这些百年老店,品味一道道经典美食,感受那份独特的京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