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助力糖尿病防治:中国糖尿病综合管理项目解读
中西医结合助力糖尿病防治:中国糖尿病综合管理项目解读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2.8%,患者人数已超1.4亿,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其中明确提出要提升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能力,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
中国糖尿病综合管理项目:提升防治水平的关键举措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可主要导致心血管、眼、肾和神经等多系统损害。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21年全球约有5.37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而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高达1.41亿,占全球总数的26.2%。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达35.2%,这意味着有近5亿人处于糖尿病高风险状态。
为应对这一挑战,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其中明确提出要提升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能力,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同时,“中国糖尿病综合管理项目”也在卫生部疾控局的大力支持下正式启动。该项目通过开展针对社区糖尿病医护人员和当地疾病控制中心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建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试点小组等一系列工作和研究,旨在加强糖尿病医疗卫生工作者和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升我国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水平,并为“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提供实证依据和借鉴。
中医中药在糖尿病防治中的独特优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中医中药在糖尿病防治中的独特优势。例如,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张力辉教授团队开展的“津力达干预糖耐量异常的FCOUS研究”显示,津力达可通过多靶点作用干预代谢异常,并显著降低糖耐量异常人群糖尿病发生风险41%。该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为中医药在糖尿病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证据。
此外,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在糖尿病防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南推荐津力达颗粒可用于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患者,通络明目胶囊可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内科治疗。这些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在糖尿病防治中具有独特优势,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综合管理:糖尿病防治的关键
糖尿病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要加快构建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网络,依托和整合现有资源,形成糖尿病中西医结合分级管理和诊疗体系。同时,要强化糖尿病中医药预防及早期干预,发挥中医“治未病”作用,早期发现高危人群,推广应用糖尿病前期治未病干预指南。
在生活方式调整方面,糖尿病患者应保持膳食多样,减少油盐和糖的摄入,确保营养均衡。体重管理也是关键,保持在理想范围内能有效提高免疫力,降低疾病风险。肥胖患者即使减重3%到5%也能带来显著的健康益处。定期运动,每周至少5天,每次30至45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能有效帮助控制血糖。最后,规律进餐也很重要,定时定量避免饥饿导致的暴饮暴食,确保血糖稳定。
未来展望:中西医结合是发展方向
面对糖尿病这一全球性健康挑战,中西医结合无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明确提出要提升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能力,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同时,也要加强中西医结合,形成糖尿病中西医结合分级管理和诊疗体系。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在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上,我国的糖尿病防治工作必将取得更大的进展,为全球糖尿病防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