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均波院士:太极拳是冠心病救星?
葛均波院士:太极拳是冠心病救星?
“太极拳是冠心病患者的理想运动方式。”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葛均波的这一观点,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康复选择。作为中国传统运动的代表,太极拳以其独特的运动特点和养生效果,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证实其对心血管健康的积极作用。
太极拳:心血管健康的“温和守护者”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问题,常常表现为胸痛、气短与心慌,严重时可致心肌梗死。预防冠心病,采取科学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帮助你维护心脏健康。
研究表明,太极拳作为一种低到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显著的益处。它不仅能改善心脏功能指标,如脉率、心搏出量、心脏指数等,还能调节血管功能,包括脉压差、平均动脉压、血管顺应度等。对于接受过心脏手术的患者,太极拳还能改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指标,提高肺毛细血管契压和心脏指数。
降压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342名高血压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进行慢跑、爬楼梯等有氧运动,另一组练习24式杨氏太极拳。结果显示,太极拳组的收缩压平均降低了7.01毫米汞柱,显著高于有氧运动组的4.61毫米汞柱。此外,太极拳组中近22%的患者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后续发展为高血压的患者也更少。
多重优势,全面提升健康状况
除了心血管方面的益处,太极拳还具有其他运动难以比拟的优势。它能显著改善身体平衡性,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达43%。同时,太极拳对心理健康也有积极影响,能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适合各类人群,易于坚持
太极拳动作柔和,对身体基础要求不高,特别适合身体条件较差的老年人。它不需要特殊的场地或设备,每天只需30分钟,就能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而且太极拳的运动强度可调,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动作幅度和速度,确保运动的安全性。
专家建议:科学锻炼,循序渐进
葛均波院士强调,冠心病患者在开始任何运动计划前,都应该进行专业评估,以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运动时心率增加20次/分以内为宜。
综上所述,太极拳以其独特的运动特点和养生效果,成为冠心病患者康复的理想选择。它不仅能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血压,还能提升平衡能力,改善心理状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运动方式。在专业指导下,坚持练习太极拳,将为冠心病患者的康复之路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