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贺知章《回乡偶书》:古人的乡愁有多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贺知章《回乡偶书》:古人的乡愁有多深?

引用
澎湃
12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618172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RSDJ46I0530WJIN.html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191OUR9055661D4.html
4.
https://blog.csdn.net/likeylflyi/article/details/1504138
5.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7A01NKB00
6.
http://www.lubanyouke.com/24112.html
7.
https://www.baike.com/wikiid/7233272204326158339
8.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08/12/85033340_1133459670.shtml
9.
https://cohd.cau.edu.cn/art/2024/5/22/art_47970_1025808.html
10.
https://m.zgzjlm.com/h-nd-7243.html
11.
https://mnews.jxufe.edu.cn/news-show-129715.html
12.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11/t20241118_5802825.shtml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以其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道出了无数游子的心声。这位被誉为“四明狂客”的诗人,在86岁高龄时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面对熟悉的乡音和陌生的面孔,他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诗篇。

贺知章的乡愁,是个人的,也是时代的。在古代中国,离乡背井是文人的常态。无论是为仕途奔波,还是因战乱流离,许多文人都曾经历过远离家乡的痛苦。这种痛苦,往往通过诗歌得以抒发。《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意境,展现了古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杜甫在《咸阳城东楼》中写道:“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通过描绘秋日江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无限眷恋。苏轼的《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则通过鸿雁南飞的意象,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进入现代社会,随着交通的便利和通讯的发达,人们回家的频率似乎增加了,乡愁是否因此而淡薄了呢?答案令人惊喜:乡愁并未消失,而是以新的形式延续着。每年春节前夕,数以亿计的人们踏上归乡之路,形成举世罕见的“春运”奇观。在社交媒体上,“返乡体”写作成为热门话题,人们用文字记录着家乡的变化和亲人的故事。更有许多文艺作品以返乡为主题,如电影《青春作伴好还乡》、电视剧《大山的女儿》等,展现了当代年轻人对家乡的深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乡愁,已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体验,更是一种文化认同和精神归属。它提醒着我们,无论走得多远,心中总有一片热土值得牵挂。正如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所写:“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时光流转,人事变迁,但那份对家乡的深情,却如同镜湖的春水,永远保持着最初的温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