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咖啡竟能降谷丙转氨酶?最新研究揭示咖啡与肝脏健康的关系
喝咖啡竟能降谷丙转氨酶?最新研究揭示咖啡与肝脏健康的关系
谷丙转氨酶(ALT)是衡量肝脏健康的重要指标,其正常范围一般为0-40 U/L。当ALT水平升高时,可能意味着肝脏功能受损。令人惊喜的是,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日常饮用咖啡不仅能改善肝脏健康,还能显著降低ALT水平。
2025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The Journal of Nutrition》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揭示了不同类型的咖啡消费模式对慢性肝病和肝脏相关事件风险的影响。该研究基于UK Biobank数据库中的17万名年龄介于40至69岁之间的参与者数据进行分析,排除了基线时已有肝病或癌症的个体。研究发现,适量饮用苦咖啡(不添加糖或人工甜味剂)能够显著降低慢性肝病和肝脏相关事件的风险。具体而言,每天饮用1.5-2.5杯苦咖啡可使慢性肝病风险减少25%,而每日2.5-3.5杯则能将肝脏相关事件的风险降低40%。
这一发现与此前发表在BMC Medicine的一项研究结果相呼应。该研究分析了超过49万人的数据,发现不论是喝哪种类型的咖啡,与不喝咖啡的人相比,都与慢性肝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降低相关。
咖啡对肝脏健康的益处不仅体现在降低ALT水平上,其富含的多酚类化合物如氯原酸和儿茶素等抗氧化物质,还能保护肝脏免受自由基侵害。此外,适量饮用咖啡还可以促进肝脏解毒、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收缩等,对身体代谢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饮用咖啡。以下几类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咖啡因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导致流产、早产或出生缺陷。同时,咖啡因也可能通过母乳进入婴儿体内,对婴儿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瑞典的一项研究发现,大约有4成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饮用咖啡后,出现了症状持续加重,腹泻、腹痛等症状出现了进行性加重表现。
容易失眠的人:咖啡因会假冒人体中的腺苷酸醇物质,提高人的兴奋程度。对于失眠和代谢较慢的人群来说,饮用咖啡可能会加重失眠症状。
青少年:咖啡因对神经系统会造成刺激,而青少年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饮用咖啡可能会影响其神经系统发育。
骨质疏松症患者:咖啡中的咖啡因会影响钙元素的吸收,不利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病情控制。
此外,饮用咖啡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饮用时间:避免空腹饮用,不要在饭后立即饮用,以免影响营养吸收。
控制添加物:黑咖啡的咖啡纯度大于75%,口感较为苦涩。如果无法接受,可以适量添加无糖牛奶,但要避免添加过多糖分。
适量饮用:成年人每天摄入咖啡因不应超过400毫克。以一杯咖啡约含100毫克咖啡因计算,每天饮用量不宜超过4杯。
避免与酒混饮:咖啡因与酒精混合会增加对身体的刺激,可能导致头痛、失眠,甚至诱发心脏病。
综上所述,适量饮用咖啡确实能为肝脏健康带来益处,但关键在于“适量”和“正确饮用”。对于适合饮用咖啡的人群来说,每天适量饮用苦咖啡,不仅能降低慢性肝病风险,还能享受咖啡带来的提神醒脑等多重益处。但对不适合饮用咖啡的人群而言,即使咖啡对肝脏有益,也应谨慎选择是否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