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军团队的心理健康支持,让孤儿不再孤单
徐军团队的心理健康支持,让孤儿不再孤单
在山东省临沂市,有一支特殊的志愿者队伍,他们用心灵的钥匙,打开了5000多名孤困儿童的心扉。这支由全国劳动模范徐军带领的“手牵手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团”,自2018年成立以来,已经汇聚了8000多名志愿者,成为全国最大的孤困儿童心理帮扶组织之一。
徐军团队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将心理辅导作为帮扶的核心。在团队成立之前,徐军和志愿者们调研发现,许多孤困儿童虽然物质生活得到保障,但普遍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有的孩子因自卑自闭而无法融入社会,有的孩子因缺乏关爱而走上犯罪道路,还有的孩子因长期辍学而失去人生方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徐军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一对一”帮扶模式。每个志愿者负责一个孩子,通过长期陪伴和专业辅导,帮助孩子们走出心理阴影。为了确保帮扶质量,团队制定了严格的志愿者选拔标准和管理制度,要求志愿者必须具备“爱祖国、心纯粹、无私欲、真付出、真能干”的品质。
在具体操作上,团队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量身定制帮扶方案。对于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团队安排有耐心的志愿者进行长期陪伴;对于辍学的孩子,团队专门成立了“明德班”,提供国学、武术等特色课程;对于服刑人员子女,团队组织亲情帮教活动,帮助他们感受亲情的温暖。
徐军团队的帮扶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他们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徐军本人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更难能可贵的是,徐军团队的“临沂模式”已经开始向全国推广,目前已有42个地市成立了类似的志愿服务组织。
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徐军提出了关于发挥社会组织作用、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保护工作的建议。他建议国家民政部门进一步完善帮扶模式,关注支持各地志愿服务组织发展,推进儿童福利工作高质量发展。
徐军常说:“我们的目标是,从‘沂蒙无孤’到‘天下无孤’。”这句话不仅是他的个人愿景,更代表了整个团队的共同追求。通过几年的努力,许多孩子已经发生了显著的改变。目前,已有211名孩子考上了大学,几千个孤困儿童家庭重燃希望。
在徐军看来,帮扶工作不仅要关注孩子们的物质生活,更要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团队鼓励孩子们参与集体劳动、帮助同学、关心国家大事,做到“一日一善”。这种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转变,正是徐军团队最引以为傲的成果。
徐军和他的团队用实际行动证明,心理健康支持是孤困儿童成长的关键。他们的故事,不仅是5000多个孩子的重生之路,更是一场关于爱与希望的社会实践。正如一位被帮扶的孩子所说:“徐爷爷和志愿者们让我明白,这个世界还是温暖的,值得我努力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