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手机号码实名制下的隐私保卫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手机号码实名制下的隐私保卫战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9
来源
1.
https://news.cctv.com/2024/08/03/ARTI1qZmVcMexWvMfBC1P6IN240803.shtml
2.
https://cloud.baidu.com/article/3336112
3.
https://www.sohu.com/a/800490915_121149610
4.
https://blog.csdn.net/2403_86950003/article/details/143243358
5.
https://www.anyong.net/industrynews/1725.html
6.
https://help.aliyun.com/zh/pnp/product-overview/what-is-phone-number-protection
7.
https://hdh.10086.cn/law/yhszd_law.jsp
8.
https://www.ctyun.cn/document/10000036/10261469
9.
https://www.anyong.net/industrynews/1556.html

近日,一起涉及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江某某因非法提供包含大量手机号码的信息文件,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这一判决不仅体现了法律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注重手机号码等敏感信息的安全防护。

01

手机号码实名制的新突破:网号与网证

在数字化时代,手机号码不仅是通讯工具,更承载着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信息。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相关部门研究起草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推出“网号”“网证”制度。

什么是“网号”和“网证”?根据征求意见稿,网号是与自然人身份信息一一对应的网络身份符号,由字母和数字组成,不包含明文身份信息;网证则是承载网号及自然人非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认证凭证。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淘宝、小红书等67个App和场景申领,需要进行身份证识别和人脸识别等验证步骤。

这一制度的推出,旨在减少互联网平台以落实“实名制”为由超范围采集、留存公民个人信息。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指出,传统的手机号码实名制存在诸多问题,如电信诈骗、网络暴力等。而统一的“网证”制度下,单个平台无法获取用户个人信息,能大幅减少信息泄露的风险。

02

隐私泄露触目惊心:近期案例盘点

尽管有实名制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手机号码隐私泄露事件仍时有发生。2024年第二季度,多起数据泄露事件令人触目惊心:

  • 四川南充某小区物业公司泄露上千户业主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详细住址、家庭成员、产权面积、手机号码、工作单位等,导致业主频繁接到骚扰电话。

  • 香港中文大学Moodle网上学习平台遭黑客攻击,20870个账户信息被泄露,包括教师、学生、校友的姓名、电子邮件地址和学号。

  • 甘肃多家酒店因网络数据管理系统存在泄漏风险,未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被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 福州一市民因骑行哈X共享单车后,频繁接到该平台旗下贷款平台的推销电话,涉嫌个人信息泄露。

  • 更为严重的是,Cybernews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专门针对中国公民的庞大数据集,包含数十亿条记录,涉及QQ账号、微博账号、姓名、电话号码、地址、身份证号码等敏感信息。

03

如何守护你的手机号码隐私?

面对日益严峻的隐私泄露风险,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手机号码信息?以下是几个实用建议:

  1. 使用部分隐藏策略:在需要展示手机号码的场合,可以只显示前三位和后四位,中间用星号或其他字符替换。例如,将13812345678显示为138****5678。

  2. 利用隐私保护服务:如阿里云提供的号码隐私保护服务,通过AXB中间号、AXG隐私号等方式,保护用户在订单类业务场景中的隐私。

  3. 谨慎授权:在注册App或使用服务时,仔细阅读用户协议,不要轻易授权访问通讯录、短信等敏感信息。

  4.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自己的手机号码是否被不当使用,如收到不明来源的验证码、营销电话等,及时采取措施。

  5. 使用防诈骗App:下载并使用官方推荐的防诈骗应用程序,如“国家反诈中心”App,可以有效拦截诈骗电话和短信。

  6. 提高安全意识: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或短信,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04

结语

手机号码实名制的初衷是为了规范网络秩序,打击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然而,随着数字化程度的提高,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江某某案件的判决是一个警示,提醒我们每个人都要提高警惕,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同时,我们也期待“网号”“网证”等创新制度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为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