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明世宗朱厚熜的大礼议:皇权与阁权的较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明世宗朱厚熜的大礼议:皇权与阁权的较量

引用
澎湃
12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07969
2.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911259/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10A06YEF00
4.
https://www.sohu.com/a/854422570_121200273
5.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9A050M700
6.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02A02YFI00
7.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827183
8.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427203/
9.
https://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01/c442005-40186917.html
10.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228/00/72179918_1115393389.shtml
1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C%AC%E4%B8%80%E6%AC%A1%E9%B8%A6%E7%89%87%E6%88%98%E4%BA%89
12.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27/23/56208405_1118571468.shtml

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突然驾崩,这位没有子嗣的皇帝留下了一个权力真空。按照朱元璋制定的“皇明祖训”,以及明武宗遗诏中“兴献王长子,伦序当立”的明确指示,年仅15岁的朱厚熜被拥立为帝,是为明世宗。

然而,这位少年天子的登基之路并不平坦。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朝臣们,提出了一个让朱厚熜无法接受的要求:他必须改认明孝宗为皇父,而将自己的生父兴献王朱祐杬降格为“皇叔考”。这一要求,直接触及了皇权的尊严和宗法制度的核心。

朱厚熜坚决反对这种“继嗣不继统”的做法,他认为自己是“继统不继嗣”,即继承的是大明帝国的皇统,而非明孝宗、明武宗父子的后嗣。这场争论,很快就演变成了一场持续数年的政治较量。

1524年,矛盾终于激化。数百名朝臣在左顺门集体跪谏,反对世宗改尊生父为皇考。面对如此公然的挑战,朱厚熜展现出了惊人的决绝。他下令廷杖一百八十余人,其中十六人当场毙命。这场血腥的廷杖事件,成为了权力斗争的转折点。

廷杖事件后,朱厚熜开始了一系列的反击。他利用锦衣卫整肃反对派,提拔支持自己的官员,如张璁、桂萼等人。同时,他还得到了武定侯郭勋等军事力量的支持。在多方势力的配合下,朱厚熜最终成功追尊生父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

大礼议事件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它不仅削弱了士大夫集团的力量,加强了皇权,更深刻改变了明代的政治生态。正如学者尤淑君在《大礼议:嘉靖帝的礼制改革与皇权重塑》中所指出的,这场争议揭示了明朝皇权与官僚体系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以及礼制在传统政治中的重要作用。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大礼议还促进了民间祭祖、宗祠、族谱的发展。正如尤淑君教授在一次讲座中所说:“礼在中国传统政治中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因为它代表一种秩序,不仅规定了人的身份地位,也代表了人与天地的关系。”朱厚熜对礼制的坚持,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民间礼制的普及和发展。

大礼议事件,表面上是一场关于礼仪的争论,实则是皇权与阁权之间的一次重大较量。朱厚熜的胜利,不仅巩固了皇权,更重塑了明代的政治格局。这场发生在400多年前的权力斗争,至今仍能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在传统政治中,礼制不仅是文化的体现,更是权力斗争的重要工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