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时这些饮料千万不能碰!
服药时这些饮料千万不能碰!
服药时,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能不能喝饮料?特别是当孩子不爱吃药,又不喜欢喝白水时,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了。其实,很多饮料都可能会影响药效的吸收,甚至产生副作用。那么,究竟哪些饮料需要特别注意呢?
牛奶
与某些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Tetracyclines与喹诺酮类抗生素Quinolones)容易与牛奶中所含的钙质结合,导致药效降低。同时,牛奶也会影响甲状腺素药品及双磷酸盐类药品(治疗骨质疏松)的吸收。
建议将这类食品与药品服用时间间隔2至4小时,以确保药物发挥正常效力。药师建议,服药的前后的两小时内,勿饮用牛奶与含牛奶成分的饮料,避免药品与钙结合而降低药效。
含咖啡因饮料
咖啡因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促进肾上腺素分泌,造成兴奋及心跳加速。咖啡、可乐、茶、巧克力、提神饮料等含咖啡因饮料,易与多种药物产生交互作用。咖啡因可能增强气管扩张剂效果,或让安眠药效力变差;可能减少某些精神用药物和抗心律不整药物的代谢,增加药品副作用风险;抗生素、降血压药等药物会减缓咖啡因代谢,提高咖啡因副作用发生。建议服药期间避免大量饮用咖啡因饮料,以免影响药效和增加副作用。
葡萄柚汁
葡萄柚含有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会抑制肝脏代谢酶,此成分会使经由此种酶代谢的药品血中浓度增加,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例如降血压药品、Statin类之降血脂药品、抗心律不整药品(Amiodarone))、免疫抑制剂。因葡萄柚汁与许多药品都可能产生交互作用,食药署建议民众,于用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葡萄柚或饮用葡萄柚汁,或者先询问医师、药师,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酒精
酒精与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饮酒会增加降血糖药物发生低血糖风险;长期饮酒会提高止痛药的肝毒性;酒精会加强安眠药、抗抑郁药、止吐药等中枢神经抑制药物的作用,使运动协调能力变差。建议服药期间避免大量饮酒,以免加重药物副作用。
其他饮料
苹果汁和柳橙汁看似无害,却会影响抗组织胺剂和骨质疏松药的吸收,而降低疗效,建议与药物至少间隔2至4小时食用。诺丽果汁、洋甘菊茶、蔓越莓汁则可能干扰抗凝血药物作用,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增加出血风险。因此,服用warfarin等抗凝血药物时,应谨慎服用这些饮品,并严密监测凝血状况。
运动饮料:不少相关饮料含有钾离子。若和心血管疾病用药,如:高血压药、心脏药等一起服用,可能会导致高血钾引发心律不整。
服用药品时,以站姿或上半身直立的坐姿方式,保持正确姿势。如:四环霉素胶囊呈酸性,服用后躺下可能导致药品沾黏在食道,而胶囊溶解,恐有造成灼伤、发炎、溃疡,甚至穿孔死亡的机率。尤其像口腔、食道等黏膜较薄的部位;此外服药后躺卧,也可能增加药品或所搭配的水呛入呼吸道的危险,造成呼吸道损伤或感染,发生阻塞而窒息。
并搭配200cc以上的开水吞服药品,病人若有吞咽方面的困难,可再搭配更多的水服药,以避免药品沾黏于食道上造成灼伤,且顺利达到胃肠道,以利身体吸收。有些特定药品,如双磷酸盐类,更会要求患者服用后需保持上半身直立超过30分钟。
大川诊所王祝任医师建议:药品还是应以常温水吞服,果汁、茶类、咖啡、牛奶等都不适合,且服用药品与喝饮料最好要间隔两小时以上,才能将药品与食品交互作用的机率降到最低。
本文原文来自大川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