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太医专家推荐:心理健康助你战胜冠心病
云太医专家推荐:心理健康助你战胜冠心病
“心理健康是冠心病康复的重要一环,积极的心态不仅能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还能减轻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云太医心血管专家李庆海教授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建议。作为国家级名老中医和河南中医药大学冠心病研究所所长,李教授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有着近50年的临床经验,他的观点值得我们重视。
什么是双心医学?
双心医学(Psychocardiology)是一门将心理健康与心脏健康相结合的学科。它强调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密切关系。研究表明,长期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可能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反之,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过程也可能引发或加重患者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冠心病?
压力的影响:长期的高压力状态会引发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系统抑制等,导致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焦虑与抑郁的影响:抑郁症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显著增加,焦虑则可能导致心率失常和高血压的风险升高。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还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进一步加剧心血管疾病的病程。
如何进行心理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CBT):通过改变患者的负性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动机性访谈(MI):这种心理咨询技术旨在增强患者改变不健康行为的动力。
放松训练与冥想:通过缓解肌肉紧张和调节呼吸,帮助患者减轻压力,降低心率和血压。
药物干预:对于患有严重抑郁症的患者,可以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等抗抑郁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与心血管药物产生不良相互作用。
生活方式干预:
- 运动疗法: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不仅有助于心血管健康,还可以改善心理状态。
- 饮食管理:推荐富含Omega-3脂肪酸、膳食纤维和抗氧化剂的饮食,如地中海饮食。
- 睡眠管理:保持规律作息,改善睡眠质量。
- 社会支持与团体治疗:通过家庭治疗和支持性团体,增强患者的社会联系。
临床案例说明
重庆康心医院收治了一名58岁男性患者,该患者在慢跑时出现胸痛不适,经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康复医师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低强度有氧运动方案,并在运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反应,及时调整运动强度。同时,充分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提供相应的心理疏导和支持,成功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重新开始科学运动。
结语
双心医学的发展,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它强调了心理健康与心脏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并通过综合治疗和整体护理,帮助患者实现身心的全面健康。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双心医学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更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