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I写的小说,有没有版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I写的小说,有没有版权?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news.cn/digital/20241105/e4d90f6341684f8fb0820119206d2e53/c.html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AI生成内容已经渗透到文学创作领域。AI能否拥有版权?AI与人类创作者之间将形成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本文通过采访创作者、平台方和专家,探讨了AI在文学创作领域的应用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AI广泛参与内容创作

近年来,围绕AI生成内容的著作权案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从"AI文生图"到"AI声音侵权案",再到涉及AI绘画大模型训练的著作权侵权案,AI技术在文学创作领域的应用引发了诸多法律和伦理问题。

今年,某网络小说平台要求签约作者签署补充协议,允许将其作品用于AI模型训练,这一举动引发了作者们的强烈反对。不少作者担心,自己的作品被用于训练AI模型后,可能会失去对作品的控制权,甚至被系统判定为抄袭。

尽管AI现有创作水平还远不如人类,但其对网络文学创作的影响不容忽视。网文作者杨千紫表示,平台在利用AI降本增效的同时,如何保护现有创作者的知识产权是关键问题。作家蒋胜男则认为,AI可能会冲击那些"不加思考、只以更新数量为目标"的网文作者,但作者可以将AI作为一种新型工具来辅助创作。

AI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

AI应用于网文创作并非新鲜事。2023年7月,阅文集团发布了国内首个网络文学行业大模型"阅文妙笔"和基于这一大模型的应用产品——"作家助手妙笔版"。这一功能目前已开放给所有人使用。

对于AI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问题,各方观点不一。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副会长兼总干事张洪波认为,没有人类深度参与的AI生成物不应该有著作权;如果AI生成的内容反映了人类的主观意志,则应受到版权保护。现行著作权制度在AI生成内容方面的规定还不够完备,传统的侵权认定标准在AI创作场景下也面临适用难的问题。

针对平台利用作者创作内容进行AI数据训练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刘晓春认为,数据训练中的使用行为因具有明显的"非特定性",不应纳入著作权保护范围。"在数据训练中,单个作品只是运用人类语言规律的随机统计样本。单个作品存在高度的可替代性,很难归功于或对应到特定作品和作者。"

AI与作者的共生之道

生成式人工智能之于网络文学行业,既是一项技术革新,也是一次转型升级的机遇。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上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行业自律倡议》呼吁有关单位共同促进内容生态建设。

业内人士指出,加强版权保护已成为人工智能发展进程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无法回避的命题。平台不应为了一时的利益做出"杀鸡取卵"式的短视行为,进而打击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多位专家建议,应出台更新明确的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同时,人工智能使用海量作品应设定法定许可制度,AI开发、应用者应当向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预存(提存)一定数量的版权费,集体管理组织应当建立公开、透明、便捷的使用分发机制和版权纠纷的集中调解机制。

多位网文作者表示,愿意在保护版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好AI,发挥人类作者和AI的长处,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包容、谨慎、接受、驾驭。保持开放的态度,终身学习,迎接明天的挑战。"杨千紫说,只有去创作更深刻的作品,作家才能不被这个时代淘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