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世界级工程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深中通道:世界级工程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世界级工程:深中通道的创新突破
2024年6月30日,历经7年多的建设,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这条全长24公里的跨海通道,不仅将深圳至中山的车程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更以其世界级的工程技术创新,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的“交通脊梁”。
深中通道采用桥、岛、隧、水下互通的集群工程方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海底隧道部分。这是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全长约6.8公里,由32节钢壳沉管和1个最终接头连接而成。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攻克了封闭式隔仓混凝土填充密实度等世界级技术难题,研发出高流动性自密实混凝土,确保了每个仓格的混凝土脱空率稳定在2-3毫米之间。
另一项世界级创新是深中大桥,其主跨达到1666米,桥面高达91米,是世界桥梁中通航净高最高的。为确保在珠江口开阔水域、强台风频发区的稳定性,项目团队研发了新型组合气动控制技术,将临界颤振风速提升到88米/秒。
区域融合:打造“半小时生活交通圈”
深中通道的建成,不仅大大缩短了城市间的通勤时间,更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发展格局产生深远影响。项目直接连接深圳、中山、广州三地,通过万顷沙支线进一步辐射南沙,形成了“半小时生活交通圈”。
从经济体量来看,深中通道所连接的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GDP总量占广东五大都市圈总量约九成。从人口角度看,三大都市圈常住人口超8000万人,占广东五大都市圈总量约75%。这意味着深中通道的建成将直接或间接让超七成的都市圈居民受益。
民生与经济:便捷出行与区域发展双赢
深中通道的收费标准为66元/标准车次,支持粤通卡支付可享优惠。项目全线不设服务区,提醒驾驶者提前做好准备。此外,还开通了跨市公交线路和机场专线,为市民提供更多出行选择。
深中通道的建成不仅改善了交通出行,更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力。广州南沙聚集超千家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企业,深圳前海致力建设世界一流营商环境,珠海横琴则打造“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模式,三大片区在科技创新上各展所长,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未来展望:粤港澳大湾区新引擎
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车,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一体化迈入新阶段。作为“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的关键一“横”,它不仅优化了区域交通格局,更为人才流动、产业合作和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随着更多半小时生活圈、一小时生活圈的落地,粤港澳大湾区正朝着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