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医大胃肠医院专家解读:黑便的真相与应对指南
烟台医大胃肠医院专家解读:黑便的真相与应对指南
专家解读:黑便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最近,不少人在体检或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的大便颜色变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是否意味着身体出现了严重问题?今天,我们就请烟台医大胃肠医院的专家来为大家详细解读黑便的真相。
什么是真正的黑便?
烟台医大胃肠医院专家指出,很多人会把深褐色或深绿色的大便误认为是“黑大便”,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只有当粪便颜色像刚铺的柏油路一样纯黑且带有油性光泽时,才是真正的黑便,在临床上也被称为柏油样便。
黑便的原因有哪些?
饮食因素:食用含铁量高的食物(如猪肝、鸡血、鸭血等)或黑色素含量高的食物(如黑芝麻、黑豆等),都可能导致大便颜色变黑。这是因为过多的铁质或未完全消化的黑色素与粪便混合,改变了大便的颜色。
药物影响:长期服用补血的铁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以及某些中药(如熟地、当归)等,也可能导致黑便。
上消化道疾病:这是黑便最常见的病因。当食管、胃、十二指肠等消化道出血时,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会形成硫化铁,使大便呈现黑色。常见的疾病包括溃疡病、急慢性胃炎、肝硬化合并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等。
血液疾病:如新生儿出血症、血友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过敏性紫癜等,也可能引起黑便。
其他全身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伤寒等,以及新生儿吞入母亲产道血或乳头破裂的血,鼻、咽、齿龈出血的吞入等。
真实案例:黑便可能暗藏风险
台中一名51岁的刘先生在饭局中大量食用生鱼片和乌贼后,几天内出现黑便、头晕、上腹痛和心悸等症状。经乌日林新医院急诊检查发现,除了胃溃疡和胃幽门杆菌感染外,还在贲门附近发现一条长达2厘米的冬粉状不明物体,经诊断为海兽胃线虫感染。这一案例提醒我们,黑便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重要警示信号。
出现黑便怎么办?
如果排除了饮食和药物的影响,大便是油亮的黑色,且伴随乏力、腹痛、心慌、头晕等症状,就要考虑疾病的可能了,应及时就医,完善检查,查找病因,并及时治疗。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便常规、粪便隐血试验。根据原发病不同,可以进行粪便细菌培养、寄生虫检测;生化学检查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肿瘤标志物等。
病因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CT、MRI、PET-CT、胃肠镜等,以明确消化道病变的部位、性质等。
如何预防黑便?
烟台医大胃肠医院专家建议,可通过以下措施预防黑便:
调整作息: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情绪,注意防寒保暖,充分休息,避免熬夜。
规律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不喝浓茶和咖啡,少食用辛辣刺激、难消化的食物,同时戒烟酒。
药物预防:如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应该慎用解热镇痛药,以免引起上消化道出血,造成黑便,如果使用应该添加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定期体检:及时了解身体的情况,以预防因疾病引起的黑便。
专家提醒
黑便虽然可能由饮食或药物引起,但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尤其是伴有其他不适症状时。通过专业的检查和诊断,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定期进行体检,是预防黑便的关键。
烟台医大胃肠医院作为一家专业的胃肠专科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权威的专家团队,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疗服务。如果遇到相关问题,建议及时就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