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勒索软件攻击新趋势:企业如何应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勒索软件攻击新趋势:企业如何应对?

引用
8
来源
1.
https://www.dell.com/zh-cn/blog/resilience-is-the-key-to-a-secure-cyber-future/
2.
https://virtualizationreview.com/Articles/2024/12/20/Prepare-for-Ransomware-in-2025-Baseline-Practices-for-Cloud-Security.aspx
3.
https://www.sentinelone.com/cybersecurity-101/cybersecurity/cyber-security-trends/
4.
http://news.eccn.com/news/followshow.html?io=businesswirechina&guid=b15f0c68d60b0436ea6309bb21e48d57
5.
https://www.sentinelone.com/cybersecurity-101/cybersecurity/cyber-security-best-practices/
6.
https://www.sentinelone.com/cybersecurity-101/cloud-security/cloud-ransomware-protection/
7.
https://www.embroker.com/blog/cyber-attack-statistics/
8.
https://www.staysafeonline.org/articles/cybersecurity-predictions-for-2025-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

勒索软件攻击已成为企业面临的最大网络安全威胁之一。根据最新研究,企业平均每年遭遇44次重大网络事件,预计到2031年勒索软件成本将高达2650亿美元。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企业需要深入了解当前的攻击趋势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01

当前勒索软件攻击的主要特点

勒索软件攻击正在不断进化,攻击者利用各种新技术和手段来突破企业的防御系统。

1. 利用云服务和物联网漏洞

随着94%的企业采用云服务,70%的企业工作负载已在2023年部署到云端,云环境成为攻击者的重要目标。许多企业由于对"共享责任模型"理解不足,未能正确配置云资源的安全设置,导致数据暴露风险增加。例如,在Snowflake数据泄露事件中,虽然Snowflake平台本身未被攻破,但由于多因素认证(MFA)配置不当,客户数据仍被黑客获取。

2. 赎金和恢复成本持续上升

勒索软件攻击不仅要求支付高额赎金,还会导致企业长时间停机和收入损失。根据EY的研究,大多数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承认,他们目前的安全措施对现代威胁的有效性不足,只有20%的CISO认为其方法能够有效应对新型威胁。

02

企业如何构建全面防护体系

面对日益复杂的勒索软件威胁,企业需要采取多层次的防御策略。

1. 技术层面的防护措施

  • 零信任架构:摒弃传统的"内部可信"假设,对所有访问请求进行严格的身份验证和授权。
  • 多因素认证(MFA):为所有关键系统和数据访问添加额外的安全层。
  • 持续监控:部署先进的威胁检测系统,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和系统行为,及时发现异常活动。
  • 基础设施即代码(IaC):通过自动化工具管理云资源配置,减少人为错误导致的安全漏洞。

2. 管理层面的防护措施

  • 定期安全审计:定期检查系统配置和安全策略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和修复漏洞。
  • 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网络钓鱼等社会工程学攻击的警惕性,定期进行安全意识培训。
  • 数据备份和恢复计划:建立完善的备份机制,确保在数据被加密的情况下能够快速恢复业务运营。
03

未来趋势与展望

预计2025年勒索软件攻击将呈现以下趋势:

  1. AI驱动的攻击增加:攻击者可能利用AI技术自动化攻击流程,提高攻击效率和隐蔽性。
  2. 远程工作带来新挑战:随着远程工作的普及,企业需要加强对员工设备和网络连接的安全管理。
  3. 供应链攻击增多:攻击者可能通过攻击供应商或合作伙伴来间接入侵目标企业。

面对这些挑战,企业需要持续关注安全趋势,不断优化防护策略。只有将安全融入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才能在日益复杂的威胁环境中保持韧性,确保业务的持续稳定运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